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在工作中,大家总喜欢就一个问题聚在一起,来一场轰轰烈烈的头脑风暴,看看能不能激发一些好的观点和方式方法,但是头脑风暴有三个大家容易忽视的误区
1、不是人越多越好,应该适当控制头脑风暴的人数
有的同学误以为参与头脑风暴讨论的人越多越好,“人多力量大嘛”但事实上超过合理人数的讨论,会让整个过程变的很发散,效率极低;同时无法让所有人都能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参与讨论。这个时候人数要进行控制,或者拆分成2-3个小组分组讨论。以我参加的这次活动为例:我们的项目在活动中比较受欢迎,吸引了不少陌生的小伙伴加入讨论。最初的一个小时,气氛很热烈,但是却明显感觉效率不高,个别组员没办法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午饭后,我把大家分成两组,分开头脑风暴。两组讨论一样的议题,1个小时之后重新集合汇总讨论结果。分组讨论之后效率明显提高,每位组员充分参与。我们团队人数最多,同时也是最早完成主办方规定流程的团队。
2、没有明确具体的目标,缺乏明晰的讨论边界
没有目标,没有明确具体的目标,都会导致一种结果:讨论热热闹闹,结论洋洋洒洒,有用的却几乎没有。我认为头脑风暴的时间是有限的,很有必要将头脑风暴的目标具体化和颗粒化。一个过于庞大的目标,是无法在短时间内达成一致的。同时也很容易让整个讨论偏题,最后收都收不回来。还是举自己的例子,我们在参加活动之前定的讨论目标是:如何为我们的产品快速获得老师和家长用户?我觉得目标还是太大,就和大家一起把目标缩小成“如何快速获得杭州的妈妈用户?如何快速获得了解升学政策的杭州老师用户?”这样更具体,大家讨论的方向更明确,更容易碰撞出火花。
3、说到哪算哪,没有及时归纳总结
有的头脑风暴没有安排人记录,主持人自己也high了,结果出现讨论了A,忘记了B,或者什么都说了,快结束了也忘得差不多了。因此头脑风暴时一定要安排人员记录,主持人也千万要注意把控节奏,如果发现偏题太远要及时拉回来。另外讨论有了阶段性成果时,要进行适当总结归纳,并引导进行下一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