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当你在一个行业领域占领大部分市场,而其他市场又不能争取到手的时候,跨界发展,扩大企业产品线和在本行业产品线深入发展就成了唯一的两种选择道路。但是跨界发展也是有很大的风险的,在这里我们就说说有哪些跨界发展的企业。
互联网产品经理行业从不缺乏跨界者,尤其是近几年,硬件制造企业与互联网行业的紧密融合更是催生了一股跨界潮,Line本人就是这一批“闯关者”中开始跨界做智能硬件我们自己也叫物联网硬件。争取一次从“软”跨到“硬”的创新。
这批“闯关者”产品经理的特点一般是在互联网企业中做过多年互联网软件产品,能秒设出浏览、详情、购物车、支付及其他软件产品并深知多渠道用户到浏览的路径规律,又或者曾经飘在大公司云端、受益于大炒概念的互联网公司不差流量之门产品的恩惠。哗然转身,走进实实在在又堪称与软件产品不一样规律的智能硬件产品领域。
在产品经理圈从软到硬的产品经理很具代表性的产品经理是红衣教主周鸿祎和雷军。
周大产品曾经就抛出问题,“我们为什么从杀毒、浏览器跨界到做智能手机?”其自己的答案是:“我们坚定不移地去做手机,正是因为未来的移动互联网的中心不一定是现在这样的手机”。
小米的雷布斯作为产品经理跨界发展如下,曾经是从金山软件起步跨界到从智能手机、智能电视、智能盒子再到智能手环和智能空气净化器,智能热水壶,不难看出,雷大产品经理的产品矩阵平台的设想由来已久,雷布斯试图让所有智能硬件产品都能在跨界平台上互联互通。
从软到硬,不单单是为了迎合市场的热闹。看似天马行空的硬件产品矩阵,其间还是有千丝万缕的产品思维。Line认为每个产品经理的跨界路径都不同,但无一不是兴趣与使命驱动,我本人从曾经的纯互联网产品到跨界到智能硬件领域就是因为兴趣爱好正好可以把自己的勤奋挥洒在智能硬件领域。
当传统企业中某个行业在走下坡路的时候,传统企业的产品经理需要跨界找到新的产品方向,例如:做服装,传统服装行业已经没有太多的发展空间了,此时希望找到可以带来机遇的产品方向,某邦公司曾经市值高达400亿人民币,近几年仅有60-70亿市值,周总不得不寻找跨界创新,先是投了7000万建了邦某网,打了水漂,后是互联网私人定制,直到迭代到15年上半年才摸索出一条依靠某范引流到结合线下5000家门店且提供智慧制造和私人定制的互联网产品生态平台模式。
房地产企业传统的产品是房子,而现如今拿地的成本非常高,而这类企业的产品经理来说,首先已经完成原始资本累计,拥有巨额的资金,跨界摸索做一些与互联网相关的产品,希望形成一个包含房产和互联网产品的矩阵,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苏某曾经是线下开店卖电器的,现在跨界为苏某云商,把过去线下传统开门面店铺的方式跨界到电商的方式来做。
从传统跨界到互联网产品的原因是:
传统的产品逻辑出现了发展瓶颈,
传统企业的产品逻辑是做大,
长期传统产品累计到的资源希望充分利用,例如:某达从商业地产到做影院,然后做线上销售电影票的某凡网。
过去二十年很多传统企业从养殖业、服装业都跨界到房地产领域的成功思维依赖。但是需要特别考验产品力的一点是跨界到房地产领域是属于在当时特定的前提下,获得的产品模式成功。
阿里巴巴一直希望在即时通讯当中占有一席之地,希望在腾讯的阵营里埋下一颗棋子,而腾讯的微信在IM产品上接近100%的市占率,且正在对移动互联网产生巨大的影响
对于以电商产品为核心的阿里巴巴来说这么强大的流量入口型产品太具有吸引力,所以马云非常想占领这个市场,所以不停的推出来往、钉钉、甚至直接挖微信的产品经理来跨界改造支付宝。马云在推广来往的时候,曾把来往的推广要求加进员工的KPI考核,在经济上砸几十亿也要来做一个打败微信的来往,结果三年过去了,来往已不再来往。
对于BAT的产品经理来说即使拥有如BAT的资源想做行业内的跨界,亦非易事。
腾讯在国内拥有足够的DAU用户数,几乎中国的每一个网民都在用腾讯的QQ、微信,但是腾讯一直想跨界做搜索,搜索也确实是一个大市场,其产品经理曾经开发出搜搜应用,产品团队打磨了5年搜搜,搜搜产品一直没有占据市场优势,最后还是腾讯出钱与搜狐的搜狗进行了合并,大如腾讯想跨界做搜索亦如此之难。
达内时代科技集团致力于培养面向电信和金融领域的Java、C++、C#/.Net、3G/Android、3G/IOS、PHP、嵌入式、软件测试、UID、网络营销、网络工程、会计、UED、web、Unity3D、大数据、童程童美等17大方向中高端软件人才课程与少儿教育课程。选择运城达内培训,不再孤军奋战,轻轻松松做IT高薪白领。运城达内培训带领有明确目标的学子迈向成功之路!想找工作的求职者可以加QQ:3373924515(太原达内就业服务部)咨询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