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investors
股价:
5.36 美元 %For investors
股价:
5.36 美元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我们在前面的文章中曾经对新媒体营销渠道有过不同程度的分析,而短视频营销可以说是新媒体营销渠道中最近兴起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短视频营销渠道的潜力和发展前景。关于这方面的课程可以点击咨询链接,与我们的客服联系,详细了解相关内容,这里就不多做介绍了。我相信,通过对下面文章内容的仔细阅读和理解,我相信会有许多人对短视频营销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如果能够有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个行业的话,我相信会让这个行业发展的更加完善和迅速的。
今天,我们主要就是来讲解一下关于短视频营销渠道,在经过了2016年的话题热点之后,2017年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以及它的发展趋势。
1、商业化引发洗牌
2017年,商业化所引发的洗牌会挤掉短视频这个领域的很多泡沫:无法把内容产品滋养成网络节点的流量,会成为无效流量。头部内容凭借自身囤积的流量池,能吃到足够的广告转移红利,许多腰部内容和垂直大号会转向电商等尝试。而很多没能成势、起家就是小型影视制作公司的PGC团队会退回到原有单纯的内容制作方角色给人打工度日。
而挤不进以上三类“生存者”行业的团队,只能沦为炮灰。
而对于短视频究竟在商业化哪个逻辑环节发挥作用,在接下来的一年可能也会发生位移:此前很多短视频后面还放图文,是把图文当做视频内容的一种补充;而未来,一些信息点比较艰深(如科技、财经等)、用视频传播可能并无“效率”可言的领域团队,也会出于泛娱乐化效应,开始把视频作为一种科普知识的引流手段,来吸引尽可能多的用户来消费图文。
2、国有资本继续入场
这里有个大背景,国有资本对新媒体的投入,只要是方向清楚的赛道,还会至少持续3-5年。
2016年“梨视频”的横空出世被视为国有资本大举进军短视频领域的典型事例。
事实上早在大概四年多以前,就有地方国有媒体集团动过以资本手段打造资讯短视频垂直平台的心思,只不过因为当时各方面条件限制,没能最终落到实际层面。
如今天时地利人和各方面条件俱全,短视频作为媒介形态的方向又前景清晰,国资的陆续入场自然水到渠成。即使眼下做较大规模的平台已经希望渺茫,但做一个中小型、有地方或者领域特色的短视频平台,或者通过收购几个有知名度的内容生产团队,扮演一个面向大型分发渠道的内容提供商角色,都有不小可能。
3、传统MCN遭遇考验
MCN(multi-channel etworks)其实对业内来说已经不新鲜了,作为短视频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其热度也在2016年伴随着行业的兴起而引发更多人的关注,但在接下来一年他们有可能会受到更大挑战。
作为全球最著名短视频MCN的Maker Studios在2016年年中,因为自我造血盈利能力不足而被迫进行了一轮大规模裁员。值得注意的是,尽管Maker Studios陷入泥泞,但其签约的Pew Die Pie却依旧人气高涨,甚至创下了自身走红程度新高。
出现这种矛盾现象的根源在于,传统中介型MCN生意经的前提就是对大平台流量有足够垄断力,基于这一垄断基础的流量订单再分发来推火旗下的内容,本质上很难产生流量增量。
在国内,由于渠道在过去一年的持续碎片化(所谓的“百号大战”),流量垄断在短期内会变得更困难。当然比起美国同行,国内MCN在电商领域的有益探索会成为他们确保自身在产业链上获得理想位置的利好。
对中介型MCN带来另一挑战的则是逐步出现的内容型MCN:2016年Papi酱推出的Papitube,就是基于一个大IP,用自身吸附的流量去带动一些子项目。在内容产业天花板有限的情况下,大号做横向扩展,把流量拆分给一些垂直小号的的情况在未来一年可能会更多出现。
4、全民爆款可能性减少,难有新“Papi酱”
在一种媒介形式或内容品类的开局阶段,总有个别项目能成为尽可能大范围内的爆款。
一方面用户的兴趣和注意力更易在新形态的开端被集中,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相关利益方需要树立”标杆式“内容/人物,愿意尽量堆砌资源去培养有潜力的苗子。伴随着入场者数量剧增、竞争成为红海,形成爆款的广泛契合基础瓦解。
具体到Papi酱,除了以上两大基础原因外,爆红的因素还有三个:以解构社会人情的喜剧生活态度切入泛娱乐化这一流量大户领域,保证了粉丝基数;犀利吐槽引爆尽可能多观众的情绪,给予用户内容消费快感和分享理由;以及抢在用户因同类内容审美疲劳之前,就形成持续期待的心理订阅机制,保证黏性。眼下受限于政策(不能随意吐槽)、同质化等因素,像她这样的全民爆款恐怕在接下来的一年很难出现了。
5、网综因素“影响”短视频
2017年另一个可能出现的趋势是网综对短视频影响进一步显现化:
首先,一些网综内容商由于整体环境,转而开始制作一些短视频内容,会把网综在内容制作等环节的习惯和特点带入短视频生产过程中。
其次,在品类上,网综作为一类比较依赖广告赞助收入的内容,对于各商业行业态势和用户心态的把握,在内容领域应该算比较好的。
2016年网综最火的几个领域,出现知名短视频项目的比重也是相对偏高的。而一些情感家庭类网综的所谓精华剪辑版本,在一些短视频平台上的播放量非常可观。
所以2017年有兴趣有资源入场的,不妨稍微关注下这几年网综品类的变化。这当然不是让照着品类抄,我也很反对去放大一些爆款所谓的“模式意义”,而是要去探究播放量现象背后是否有社会消费共性心理。
说到底品类并不决定出爆款的概率,内容才是核心。只是当一些有着行业特性的广告商抱着“小额试错”的心态,将广告投入从网综转向品类相似的短视频,无疑对后者的商业化还是有一定的利好。
6、短视频IP多元化
短视频要想做成IP,大体要经过“某平台大号ID–多平台流量节点–全网IP/爆款”的三部曲。而随着产业从蛮荒阶段走向成熟,一大标志就是以人为中心的IP化进程放慢。
陈翔六点半、Papi酱都是非常典型的“以人为中心”的IP,这些内容核心是一个出镜的真人,是用户在提及节目时第一时间能反应过来的品牌形象。但由于内容产品的特点,真人形象会给内容产品带来不稳定性(万一人跑了咋办),而且延展性不佳,不容易沉淀价值成为长期品牌。所以能看到越来越多的短视频为了规避这种风险转向选择二次元动漫形象、或者干脆像“一条”那样,以“生活美学”等抽象的概念来作为一个IP发起点。
其次是其他领域类型的IP通过内容衍生的方式进入短视频领域。在渠道多元化后,只要有足够强的核心IP和受众基础,内容形态的形态弹性是很大的。过去一年,一些在以前会被视为“跨界”的行为正在越来越多的出现,比如像“鱼肚白”等漫画起步的团队,开始做一刻钟左右的动画系列片;包括像相声这样典型的音频类消费内容,也随着流量资费的不断下降而转而成为用户移动端视频消费的对象。
所以在2017年,还会有一些热门IP和内容种类(比如16年火热的知识付费)从其他领域切入短视频,让行业的IP生态显得更多元。
7、“媒体人光环”祛魅,符合年轻人胃口的表达更重要
此前有一些行业文章反复告诉我们,过去一年有多少知名媒体人投身短视频创业并获得融资,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创业项目本身获得了成功,而更应该视为他们在媒体时代所形成的个人IP吸收资源能力的结果(当然也确实对项目早期传播有很大助力)。
以创业者的身份来说,过去的积累当然重要,但其中最能帮助他们在创业路走更远的,还是他们媒体经历所锤炼出的说故事能力。
说故事能力到底有多重要?举个侧面例子,眼下繁多的电影剪辑拆分类短视频,到底哪些可以算原创?业内大体认可的一条标准是“拥有重新配写的解说台词”,这就是一种基于说故事能力的再创作。但仅有这种能力还不够,在稀缺资源已经从内容供给端转到需求端的当下,还需要能有年轻人说故事的角度:包括视频本身的吐槽自黑体质、信息点密集性和深浅度的结合拿捏等等,内容有了“魔性”,才能获得传播势能。
达内时代科技集团致力于培养面向电信和金融领域的Java、C++、C#/.Net、3G/Android、3G/IOS、PHP、嵌入式、软件测试、UID、网络营销、网络工程、会计、UED、web、Unity3D、大数据、童程童美等17大方向中高端软件人才课程与少儿教育课程。选择运城新媒体培训,不再孤军奋战,轻轻松松做IT高薪白领。运城达内培训带领有明确目标的学子迈向成功之路!想找工作的求职者可以加QQ:3373924515(太原达内就业服务部)咨询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