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重复性的流水线类型的工作都被智能机器人所取代。而在一些文章的内容审核上面其实也是可以通过AI智能技术来进行审核的。
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入发展使得越来越多地方都有了AI的身影,内容审核这一垂直细分领域也不例外。Facebook负责人近日表示,其公司移除的恐怖主义相关的内容中,99%都是由AI技术发现的,早于任何用户的标记。消息出来后,大众很震惊。
早些时候,内容生产由专业的人负责,审核工作自然也就不难。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民的“诞生”,内容生产队伍瞬间壮大了数倍。他们既是内容消费者,但也获取内容的同时,生产图片、弹幕、文字、音频等内容,其中不乏为吸引眼球而发布违规违法的信息。
于是,内容审核成了各大平台关注的问题。以新浪微博为例,对于内容,他们仍采用人工审核的方式,对色情、暴力等不良内容外,政治、宗教等敏感内容进行过滤。但在审核工作进行的过程中,依然有各种擦边或不良内容的漏网之鱼,而这些就有可能成为企业被罚或者被关闭的导火索。
人工审核的成本也是相当大,以时下最火地直播平台为例,某直播平台投入800多人进行7*24小时的内容审核,占用了近千平米的审核基地。这样的成本,中小公司真的是承当不来。
还好,人工智能技术带来了希望。把枯燥、重复、海量的审核工作交给AI去做,解放人力的同时也能为企业降低成本,及时规避风险。和人类一样,AI上岗前也需要“入职培训”。负责培训的人,也就是Giiso首席科学家郑海涛博士提出的“机器人训练师”。
训练师给AI输入海量的数据,对它们进行标签化训练。就比如"AI鉴黄师",训练师在其上岗前会告诉它,ABC这样的情况属于色情,DEF这样的情况属于非色情;然后AI会通过学习,提取ABCDEF的特征来判断。当AI完成多维度的学习后,它就能正式上岗了。
除了能减少人工成本外,AI审核过滤的精准度也会远远高于人工,更重要的是,AI不需要休息、休假,它能做到24小时不间断审核。
遗憾的是,由于各种原因,用AI对视频、图像等形式的审核,还未进完全入商业化阶段。不过这并不影响其它形式的内容审核,比如文字。
生活中我们总能遇到一些“挂着羊头卖狗肉”的文章,表面上合法合规,正文中却隐藏着不少违规的信息。比如最常见的,在词语中间加特殊符号。对于文章的审核,基本很难达到逐字逐句地,主要依靠的还是系统过滤。但前面的做法完全能成功骗过系统设定,也能将信息传达给用户。这样一来,风险规避基本是不要谈了。
来源:科技狗
【免责声明】本文系本网编辑部分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管理员联系,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以保证您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