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前几天的双十一刚刚过去没多久,接着双十二就来临了,但是根据互联网上的宣传力度等显示,并没有很好的效果,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分析一下原因。
前有“双11”和“黑五”的消费释放,后有年终大促的压轴大戏,夹杂其中的“双12”略显尴尬。尽管没有了之前的浩大声势,但仍有不少电商平台尚未放弃这一促销节点。
新零售成主力又逢“双12”,尽管电商平台依旧保持着促销姿态,但无论从活动形式还是从宣传力度上来看,明显已经大不如前。就在12月11日晚间,部分主流电商平台挂出的还是“双11”期间的促销活动信息。而对于更多的电商平台来说,虽然也对“双12”的活动进行了预热,但多是以打折促销为主,没有太多的新意可言。
实际上,临近年底的“双12”才是传统零售行业年底促销的发力阶段,但在电商行业,随着近年来“双11”、“黑五”的声势日益浩大,在一定程度透支了“双12”的消费能力。这样的趋势在去年已有明显体现。根据国家邮政局公布的监测数据显示,去年“双12”当日,邮政企业、快递企业揽收快递包裹1.76亿件。相比而言,在去年“双11”当天,产生的包裹量为6.57亿件。
在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看来,在经历了“双11”和“黑五”的网购狂欢后,各大电商在享受前期两大网购节点成果的同时,也能预料到消费者可能会出现购买乏力和对“造节降价”麻木的情况,因此“双12”的网购促销力度已远不及“双11”和“黑五”。
另一方面,在“双12”过后,紧接着又会迎来圣诞、元旦及春节年货大促,从时间节点上看,当前的“双12”多少显得有些鸡肋。
另一方面,电商平台对于紧挨着的“双11”和“双12”也在寻找差异化定位。仅就阿里系零售平台而言,在2012年首次推出“双12”打折购物活动时,就是以淘宝为主体,当时的天猫已经从淘宝商城独立出来。曾有分析人士表示,和“双11”不同,消费者逛天猫看的是品牌,而到了“双12”,淘宝是要用购物的乐趣吸引消费者。
今年淘宝对“双12”期间的玩法进一步说明了这一点。据阿里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双12”,淘宝重在扶持从达人、网红,到设计师、区域特产等不同类型的特色卖家,帮助他们展示具有个性化的品质商品。
重心向线下转移
面对消费透支的压力,以及寻找创新定位的需求,电商平台转而将小规模的创新模式试水视为“双12”的重点。尽管线上的预热声势略显冷清,但如果从线下业态的参与热情来看,却是逐年递增。从此次参与“双12”玩家的举措也可以看出,正在有意将活动的重心向线下转移。
来源:北京商报
【免责声明】本文系本网编辑部分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管理员联系,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以保证您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