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新媒体成为了用户运营的主要渠道,而将不同来源的用户引导在一起进行统一管理的话,社群可以说是非常好用的一招。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高质量的社群都具备了哪些特点。
1.设置群门槛
群门槛的设置是为了保证群成员的高质量,它就像一个过滤器,将不符合本群定位的用户剔除出去,只留下精准的目标用户。
这跟以前通过福利来吸引人进群的社群圈人模式不同。因为在后一种模式中被福利吸引而来的人,极大可能是仅仅关心福利的人,他们获得福利后基本会抽身离开,这种模式成本高而用户留存率极低。
2.明确的社群定位
要想定位社群类型,我们就要理解“社群是大家共同去做一件事情”,我们就要去想用户需要什么?想实现什么?然后为用户提供实现的途径和方法。
这种有着明确定位的社群会聚集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而且会在群内小伙伴的共同维护下持续良好的运转。
3.合适的社群规则
“无规矩不成方圆”,为了实现社群的目的和目标,社群运营也需要规矩,这表现为群规则。
它的主要作用是界定群内各种行为的性质并严格执行,比如哪些内容和行为是鼓励的,哪些则是禁止的;如果触犯了应该如何处理,而出现了负面反馈又该如何解决等等。
4.社群领袖
一个高质量的社群一定会有社群领袖。所谓社群领袖,是指正在进行或者曾经进行某项较有影响力的活动/组织的负责人。
他们一般具备这三个能力:专业能力、管理能力和人格魅力。
专业能力,是指要对某个垂直细分领域非常专精,有一定的,比如三节课的黄有璨老师,运营研究社的陈维贤老师都是运营方面的专家,手摄污托邦的里脊老师是摄影行业的大神,罗辑思维的罗振宇老师是知识付费领域的先行者;
管理能力,是指他本身要能够很好地协调和控制社群的一些结构;
后是他本身具备的人格魅力,他具有某种精神,能够吸引一帮人围绕在他的身边。
5.社群运营官
社群运营官,其实就是“群主”。他一般是群内活跃的人,负责社群内大大小小的事务,而这些事务基本可以总结两点,分别是群秩序的维护以及群成员的感情交互。
群秩序的维护是指群内重要信息的发布,群内答疑,群气氛的活跃以及违反群规的处理等;
而感情交互则是与群成员进行感情交流,比如三节课运营P1七期的班长@小白就经常对学员进行回访,关心学员们的学习情况,而且经常会在自己的朋友圈分享学员的学习成果或故事。
这些细节会让成员觉得自己在社群中得到重视,那么他们就会不余遗力地去维护群秩序并自愿且自豪的为这个社群做背书和宣传。
6.核心用户
一个高质量的社群一定有一定数量的核心用户,他们可能是种子用户,可能是铁粉。他们是对社群高度忠诚的一群人,他们会帮助群主维护社群,而且具有较高的活跃度。
7.价值感
我们加入某个社群,为的是能够有所收获,这种收获可能是知识技能上的提升,可能是某个好习惯的养成,可能是结识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
而社群运营者要考虑的就是如何给你的社群成员持续提供这种高价值内容或资源。
8.参与感
一个高质量的社群,它会通过设计一系列游戏规则让社群成员都能参与进来。
有参与才会有感情,如果说一个人在社群中可有可无,那么他就很可能会流失。当社群成员参与感增强,他们会把社群当成是自己的家,会自发的在社群中组织一些事情比如话题讨论,比如维护群秩序,也就是说他们会为这个社群考虑,这将极大地减轻社群运营者的工作负担。
9.仪式感
一个高质量的社群,会设计一系列带有仪式感的东西,这些东西专属于这个社群。
借由仪式带来的仪式感,是一种态度,它强化某种事情的重要性,暗示自己必须要重视这件事。
10.归属感
一个高质量的社群,会让群成员感到一种归属感,并发自内心的为自己是其中一员而感到自豪和骄傲,而这种归属感是由前面九种要素共同作用带来的。
作者邦彦
来源:鸟哥笔记
【免责声明】本文系本网编辑部分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管理员联系,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以保证您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