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行业都收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区块链对金融以及互联网IT行业带来了哪些发展变化。
一、降低金融准入门槛
在中国,金融业门槛一直很高,这种门槛一指资源门槛,二指意识门槛。
现在有个流行的说法叫“穷IT富金融”,也就是说一个普通家庭出身的当码农会比学金融来钱要快的多。2017年金融界有份秋招数据:券商基金前台岗+全国性大行总行+大型事业单位,每年招聘人数预计少于5000人,考虑到vip预订了其中约1/3坑位(不负责任的目测),岗位实际需求3000+,然而北上深每年生产清北复交人两财一贸泛商科硕士(金融会计经济国商税务保险统计等)5000+,海外名校相关硕士更是统计不过来。
在金融圈,高学历人群是相当普遍的,而资源门槛则极大限制了普通家境人群,即便这群人能够进入金融圈,也有相当一部分难以承受利益驱使被绊倒在意识门槛边。
此时区块链的出现,在改变结算效率,解决陌生人交易信任等问题的同时,一样会促进制度变迁。以技术对金融的影响来看,其路径是从“人与人”的金融,到“人机协作金融”,再到“机器之间的金融”。
正如互联网金融风靡促进传统金融进化一般,网上银行的出现既提升了交易效率,又容易扩展客户规模。当客户规模开始变大后,金融机构又要重新思考团队成员的性质,比如互联网保险,团队成员就需要新市场规划、网络营销、数据库营销、CRM应用、以及熟悉IT和互联网技术等各方面的人才。
现在区块链若能继续推动该路径进化,就能再重新塑造一套利益格局,以“信任”为基础的技术将在更大程度上降低金融业“人与人”的资源门槛,也能在人们被利益撼动的边缘加固一层钢板。
更多的寒门学子能够进入转金融,是不是想想就开心?
二、权利分配的改革
现在我们讨论区块链对金融行业的颠覆,背后则是在讨论新技术诞生后,如何在旧有的法律、社会和金融机构中重新分配权力。
金融本身就是资源配置的行业,但由于历史遗留及政策不断更替的原因以至于金融行业内部滋生出大大小小的问题,比如在信贷岗倒腾钱的交易就像“喝茶”般常见,房价与人们收入结构性失衡,金融杠杆居高不下,谁用谁知道,这背后显然是权利主体和市场规则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这些问题上,基于目前区块链技术能完成的事情不多,所有的数据都存放在各个分散、独立的节点,是可以解决陌生人的信任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强调去中心化的区块链在加下来一段时间内仍然是部分去中心化。而区块链要革命,只能是革中介、主体信用的命。
例如以前理财师想让投资者放心,就需要靠酒桌生意,引入评级机构、律师、会计、信托机构层层给资产做担保,如今区块链通过集体维护,将权利主体从单方转向多方,在没有监管单位或部门作为中介的情况下,使用区块链技术构建跨机构的国内信用证平台,就能使我们大量依赖的中介或者主体信用慢慢被肢解,新的权力分配体系就会诞生。
如此一来,区块链该做的事似乎已经明了,区块链连未来能走向何方尚无定论。
但每一次人潮起立欢呼,恰恰是时代前行证明的佳跟脚。
作者:刘旷
节选:公众号:liukuang110
【免责声明】:本内容转载于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意见,本平台对文中陈述、观点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与完整性提供形式地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