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系统化思维在软件开发和产品设计中的是如何使用的呢?今天我们就通过案例分析来了解一下具体情况吧。
一:我们的产品定位是什么?
产品定位需要验证的2个主要问题有:
产品定位的valueproposition(价值假设)是什么?
产品定位的growthproposition(增长假设)是什么?
「产品定位」是埃里克·莱斯《精益创业》一书中着重强调的概念,产品定位错了,创业团队珍贵的钱和时间就都扔到了一条错误的赛道上,南辕北辙,一错,错。
二:产品目前处于产品发展的哪个阶段?
试验期、推广期、上升期、收入期还是扩张期。
不同的产品的阶段意味着不同的产品侧重点。我们需要通过数据表现区分产品的各个阶段,从而明确产品当前的工作重心。
我们的目标用户是谁?他们的特征是什么?他们的需求是什么?
我们的产品是如何满足他们需求的?
如何发现目标用户并开展定性定量分析?
根据反馈不断优化产品定位,直至满意。
三:产品在该阶段需要关注的keymetric(数据)是什么?新增,留存还是收入?
随着「大数据」概念的普及,各类数据分析工具和服务越来越完善。我们一定要有敏锐的数据分析嗅觉。不论是在验证需求,还是在优化需求的阶段。
数据能给我们一个清晰的目标。做事情围绕一个重点。其次,数据能带来持续的反馈,促进迭代,形成正反馈闭环。
四:产品当下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蓝海领域中的用户认知先发优势?亦或是差异化竞争中的特色功能?还是基于老用户社交关系的既存壁垒?我们需要根据产品近况,将核心竞争力挖掘到大。
这些问题想清楚了,才算产品所处的宏观环境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之后才有利于分析需要提升的细分指标?为提升细分指标需要开发的具体功能?具体功能的设计可以参考哪些市面竞品?
作者:小强Joey
【免责声明】本文系本网编辑部分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管理员联系,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以保证您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