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微服务架构开发在2018年的时候被反复的提及,而多数程序员也经常的使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微服务的一些基础知识都有哪些。希望通过对本文的阅读,大家对于微服务架构也能够有更多的了解。
1.什么是微服务
1)一组小的服务(大小没有特别的标准,只要同一团队的工程师理解服务的标识一致即可)
2)独立的进程(java的tomcat,nodejs等)
3)轻量级的通信(不是soap,是http协议)
4)基于业务能力(类似用户服务,商品服务等等)
5)独立部署(迭代速度快)
6)无集中式管理(无须统一技术栈,可以根据不同的服务或者团队进行灵活选择)
ps:微服务的先行者Netflix公司,开源了一些好的微服务框架,后续会有介绍。
2.怎么权衡微服务的利于弊
利:
强模块边界。(模块化的演化过程:类-->组件/类库(sdk)-->服务(service),方式越来越灵活)
可独立部署。
技术多样性。
弊:
分布式复杂性。
终一致性。(各个服务的团队,数据也是分散式治理,会出现不一致的问题)
运维复杂性。
测试复杂性。
3.企业在什么时候考虑引入微服务
从生产力和系统的复杂性这两个方面来看。公司一开始的时候,业务复杂性不高,这时候是验证商业模式的时候,业务简单,用单体服务反而生产力很高。随着公司的发展,业务复杂性慢慢提高,这时候就可以采用微服务来提升生产力了。至于这个转化的点,需要团队的架构师来进行各方面衡量,就个人经验而言,团队发展到百人以上,采用微服务就很有必要了。
有些架构师是具有微服务架构能力,所以设计系统时就直接设计成了微服务,而不是通过单服务慢慢演化发展成微服务。在这里我并不推荐这种做法,因为一开始对业务领域并不是很了解,并且业务模式还没有得到验证,这时候上微服务风险比较高,很有可能失败。所以建议大家在单服务的应用成熟时,并且对业务领域比较熟悉的时候,如果发现单服务无法适应业务发展时,再考虑微服务的设计和架构。
4.微服务的路由发现体系
整个微服务的路由发现体系,一般由服务注册中心和网关两部分组成。以NetFlix为例子,Eureka和Zull这两个组件支撑了netFlix整个的路由发现体系。如下图所示,先外部请求发送到网关,网关去服务注册中心获取相应的服务,进行调用。其次内部服务间的调用,也通过服务注册中心进行的
5.微服务配置中心
目前大部分公司都是把配置写到配置文件中,遇到修改配置的情况,成本很高。并且没有修改配置的记录,出问题很难追溯。配置中心就接解决了以上的问题。
可配置内容:数据库连接,业务参数等等
配置中心就是一个web服务,配置人员通过后台页面修改配置,各个服务就会得到新的配置参数。实现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push,另一种是pull。两张方式各有优缺点。push实时性较好,但是遇到网络抖动,会丢失消息。pull不会丢失消息但是实时性差一些。大家可以同时两种方式使用,实现一个比较好的效果。
【免责声明】:本内容转载于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意见,本平台对文中陈述、观点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与完整性提供形式地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