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用户体验相信大家在做网页设计和产品推广的时候都会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用户体验的误区都有哪些类型,希望大家通过对本文的阅读,对于用户体验有更多的了解。
1.用户体验要素一开始仅针对网站,后来可以针对所有互联网产品
《用户体验要素》这本书一版出版时,还没有移动互联网,作者也是做网站出身,因此针对的是网站——所以书中提到产品几乎都称其为网站。
《用户体验要素》二版的书名是:The Elements of User Experience: User-Centered Design for the Web and Beyond,Second Edition
翻译过来:《用户体验要素: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针对web并超越web,二版》
所以,用户体验要素针对的可以说是所有互联网产品。而非互联网产品是否也能使用?当然也有很多可以用的。
2.功能型、信息型产品无法完全区分
从上图来看,好像功能型产品与信息型产品的要素有很大不同,其实只是侧重点不同。
功能型产品也有信息,信息型产品也有功能。前者是主要关注任务,即产品对用户而言只是用于完成任务的工具,比如聊天软件;后者主要关注信息,即产品对用户而言主要提供信息,比如资讯软件。
3.是「感知设计」而非「视觉设计」
这就是文章开头问的问题。
差别在于:”视觉”只是视觉,而”感知”有5感。
对于互联网产品,除了嗅觉、味觉,其他几种感觉都能用到。
而如果你要做硬件产品,嗅觉也得注意。
4.难以从上到下做产品
用户体验要素这些层次列出来后,给人的感觉是可以从上往下推导来做产品。比如先确定战略层,再确定范围层……
实际工作中并非如此,很多时候可能只是突发奇想,感觉到一个功能可以满足用户需求,然后再倒推用户更本质的需求是什么,一开始战略层的产品目标可能都不明确,比如很多互联网产品的盈利模式都是边发展边发现。
所以,实际工作往往各个层次互相交织、可能从上往下推导,也可能从下往上倒推,也可能从中间突破。这些层次的作用更多是让我们能更精确地把握用户体验。
5.框架层与结构层用词模糊,要注意区分
这两个词用词模糊。
一开始看到”框架”和”结构”就不太理解,因为两者差不多。
然后看两者对应的英文,还是差不多——框架层:skeleton、结构层:structure。这两个单词,你查了就会发现,意思相差无几,甚至有时还会互相解释,即skeleton用strucure解释,structure用skeleton解释。这就尴尬了。
结构层仅仅是结构,这好理解,好比人的骨骼;但框架层远远不只是骨骼,而是有血有肉、各种毛细血管、细胞、器官都有。所以在用词上有些问题,不过我也想不到更好的词,所以大家理解时要注意区分。
作者:万能的船长
节选:公众号:PMWang
【免责声明】本文系本网编辑部分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管理员联系,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以保证您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