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加入到了新媒体运营的争夺之中,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在当下比较热门的短视频运营中都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1.虚心地了解,谨慎地怀疑
所有数据都不能轻信。以“报告”为例,所有报告都有传播使命,特别是免费的报告,以及那些“意外流出”的报告。包括抖音官方的报告、微信官方的报告、快手官方的报告,其本质都是公关宣传,是官方把想告诉大家的信息广而告之。看的时候要批判性地看,多想一想背景,想一想报告发布者实际想说什么,结合更多的数据以及你自己的经验来验证。
所以一定要多听,多看,多对比,多分析,虚心地了解一切,谨慎地怀疑一切。当心被廉价的数据报告误导。尽信数不如无数,也是说的这个道理。
2. 偷工减料的用户画像
很多机构出的抖音达人粉丝画像都有问题。这里有两个原因:
1. 数据分析偷了懒,用方便抽样所得数据推断总体。
所谓方便抽样,通俗讲,就是怎么方便怎么来。比如说标题为“我爬了xxx条数据,发现xxx”这样的报告,作者一般是爬到什么分析什么,但没爬到的部分可能更重要,通过方便抽样获得的数据无法推断总体,难免以偏概全。
2. 原始数据质量低,不经谨慎清洗无法得出正确结论。
抖音APP里多数用户的资料不真实或不准确,爬这些数据不太可能分析出正确结果。计算机科学里有个说法叫“垃圾进,垃圾出”(garbage in, garbage out 简称GIGO),用在数据分析上也很合适。
比如很多达人的粉丝报告,显示抖音用户中高比例的星座是摩羯座。这样的画像,建议不看。为什么呢?多数人填生日都选1月1号(默认值),正好是摩羯座,这样你就明白为什么抖音用户那么多摩羯座了。这是个很严重的错误,但确实有很多做数据的人不动脑子,不负责任。
3. 未经去重的粉丝加和
这类错误常见于培训班、MCN机构、行业社群的夸张宣传。
如果你接触过电视广告的效果评估,应该会知道,有一个概念叫GRP,中文叫毛评点,把收视率乘上到达率再加总用来评估广告效果。计算过程中不去重,经常能算出非常大的数字,被很多人拿来忽悠广告主。这个指标产生于技术落后的时代(当时不容易监测数据,不容易去重),在一定的历史时期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因为它不去重的致命缺点而广受诟病。
经历了互联网时代,UV的概念(去重的独立浏览量)已经深入人心,技术上可以有效地进行去重,得到真实访客数或者说受众数量。如果这个时候有人谈到粉丝量时还是简单相加不去重,就很值得怀疑。
所以当有人抛过来一个数据说,抖音号矩阵累计粉丝量多少时,一定要问他,去重后是多少,这是数据人的基本素质。
如果对方答不出,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他也不清楚自家的粉丝情况(这样的话,是他能力不行),一种是他有意隐瞒(这样的话,是他良心不好)。
【免责声明】本文系本网编辑部分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管理员联系,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以保证您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