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微服务编程开发也成为了新的编程方式之一,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微服务在拆分的时候都有哪些原则需要遵守。
微服务拆分方法
绞杀者模式
绞杀者模式类似建筑拆迁,在新建筑分阶段建设完成入住后,分步拆除旧建筑物。
“绞杀者模式”是在遗留系统外围,将新功能用新的方式构建为新的服务。通过在新的应用中实现新特性,保持和现有系统的松耦合,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的服务逐渐“绞杀”老的系统。以此逐步地替换原有系统。对于那些老旧庞大难以更改的遗留系统,推荐采用绞杀者模式。
修缮者模式
修缮者模式类似文物修复,将存在问题的部分建筑重建或者修复后,重新加入到原有的建筑中,保持建筑原貌。
“修缮者模式”是在既有系统的基础上,通过剥离新业务和功能,逐步“释放”现有系统耦合度,解决遗留系统质量不稳定和Bug多的问题。就如修房或修路一样,将老旧待修缮的部分进行隔离,用新的方式对其进行单独修复。修复的同时,需保证与其他部分仍能协同功能。修缮模式适用于需求变更频率不高的存量系统。
微服务拆分原则
微服务拆分过程中需严格遵守高内聚、低耦合原则,同时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业务领域、功能稳定性、应用性能、团队以及技术等因素。
1、基于业务领域拆分,在领域模型设计时需对齐限界上下,围绕业务领域按职责单一性、功能完整性进行拆分,避免过度拆分造成跨微服务的频繁调用。
2、基于业务变化频率和业务关联拆分,识别系统中的业务需求变动较频繁的功能,考虑业务变更频率与相关度,并对其进行拆分,降低敏态业务功能对稳态业务功能的影响。
3、基于应用性能拆分,考虑系统功能性需求,识别系统中性能压力较大的模块,并优先对其进行拆分,提升整体性能,缩小潜在性能瓶颈模块的影响范围。
4、基于组织架构和团队规模,提高团队沟通效率。
5、基于软件包大小,软件包过大,不利用微服务的弹性伸缩。
6、基于不同功能的技术和架构异构以及系统复杂度。
【免责声明】本文系本网编辑部分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管理员联系,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以保证您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