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对于程序员来说,每一次项目开发实践都是一次增加工作经验和提高自己能力的机会,而今天我们就通过案例分析来了解一下,web前端开发程序员的成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1、专心只做一件事高效
通常,我们面对一个复杂的前端产品,可能会因为其复杂度、工期短而烦恼。而快捷的方法是——做好开发计划,然后无视复杂度。
这其实就是把复杂需求,逐步分解成若干小需求的过程。回想一下刚开始学习编程的体验,相信有点编程基础的朋友都还记得那道题——打印三角形,后来它升级了,变成打印菱形,再后来又升级了,打印空心的菱形。代码逻辑上可以说是越来越复杂,但我们还是一步一步地实现了。如果一上来就要求打印空心的菱形,会不会成为“从入门到放弃”系列呢?
在面对实际需求时,我们就可以把一个复杂的需求看做是那个空心的菱形,然后逐步拆解它。在实际开发中,我们只关注当下的难题。比如,解决打印单个三角形的问题,解决空心的问题等等。相信我,如果你的思维能力符合正常人类的思维能力,你不可能在同一时间照看到一个复杂软件产品的方方面面。做着A需求同时还想着B需求,大概率做不好A,也想不好B。
所以,在有开发计划的前提下,做好每天该做的,就是效率高的方式了。
2、不要小看代码规范
前端和后端的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前端产品具有很强的“操作不定向”性。你永远也不会猜到用户会以怎样的操作组合来使用你的产品。
当你在处理某个Bug时,它所影响的可能不仅仅是出现Bug的功能。做过开发的朋友都知道,一段代码的作用和具体逻辑,就算是写它的人,过两个礼拜也会把它忘干净。所以,诸如代码注释等代码规范问题,我们同样要引起重视。
我曾经在做代码优化的过程中就踩过类似的坑,一个方法体里面的代码看似无用,实际上当这个方法被不同的代码调用时,这段看似无用的代码会对特定的传入参数做特定的处理。导致我当时花了大把的时间,才发现其中的端倪。如果在开发期间注明,在后期维护时就会节省时间成本。当然,这还是好的结果,至少在我这一关发现了问题。一旦流入到用户手中,就将成为Bug存在。原来的目的是优化,结果弄巧成拙。
3、学习前端框架,到底是在学什么
随着技术的不断更迭,以及某种技术的使用情况,我们会淡忘一些不常用的技术。这些“不常用的技术”并非不流行,它可能只是我们当前工程不使用而已。那么问题就来了:我们学了一个又一个前端框架,到底在学什么呢?
答案是——思想。
就拿三大Web前端框架举例吧,这个有Web前端开发的朋友大概很熟悉了,就是Angular、React、Vue。可能未来的某一天,有一个更好用的框架替代它们,那么学习它们的目的是什么呢?
即使有一天,它们被替代,或者好久不用,把API都忘到脑后,但双向绑定,你还记得吧?组件化,你还记得吧?没错!框架不重要,重要的是“思想”。这些思想才是每个框架有价值的部分。
4、正确看待项目代码的“不完美”
求职到一家公司,可能大部分时间是在对现有版本进行Bug修复。看到写得比较烂的代码,我们可能会下意识地吐槽几句。但是吐槽似乎没什么用,还是得钻进去修修补补。
那么,我们应该以何种态度,看待已有项目的种种“不完美”呢?
你要明白,这个世界上不存在所谓“完美”的事物。我们想要打造并使用一个没有Bug的软件产品,这是一个很好的愿望。但很遗憾,这只是愿望。世界上不存在没有“Bug”的软件产品,对于前端产品而言更是如此。正如前文所述,用户的操作具有很强的不定向性。
对于“烂代码”,它可能真的漏洞百出,也可能采用了过时的技术,导致程序运行效率低下。这实际上对于前端开发者而言也是一个“福音”,因为这正是一个锻炼的机会。我们可以对其重构,熟悉使用一种新技术等等。试想一下,如果公司的产品已经足够完善,那留给我们锻炼的机会也就少了。
【免责声明】本文系本网编辑部分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管理员联系,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以保证您的权益!更多内容请在707945861群中学习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