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都在学习UI设计的相关技术知识,而今天我们就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情感化设计的作用。
1.本能层次的设计
人是视觉动物,对外在审美的洞察和认知是本能思考的。此时主要的外在特征,视觉审美占人的主要支配因素。
具有美感的设计画面,人们喜欢接受并且有好感度。
本能层是感官刺激的直接反馈。对应到产品层面的设计能力便是外在的美观性,根据本能层的定义建立与之对应的情感化需求模型是—视觉(形、色、字、质、构)设计等审美思考点。
2.行为层次的设计
行为水平的设计,注重的是效用,产品功能要好用,高效解决用户使用功能的行为水平的设计。
对应产品的易学性与易用性。易用性是通过交互与技术手段达成;易学性,是好的用户引导设计;由此我们可以建立与行为层对应的情感需求模型是—用户的有效引导设计。
交互信息层级明确,按钮设计运用了弥散大投影,列表的扁平化的场景设计中,用户使用单手手势容易操作。
3.反思层次的设计
当用户在使用产品后,产品与用户之间建立情感链接,通过与用户之间的互动,满足用户的安全感心理、满意度、品牌IP的记忆点等。
通过本能层与行为层的共同作用,在用户的内心会产生混合的情感,融合了文化、仪式、个人经历、情感等很多
因素。映射到产品的设计中就是产品的情感温度,对应的情感需求模型-营销类的运营设计(成就感、关怀、互动)人性的设计。
成就激励,实现用户的自我价值,签到打卡、一枚勋章、一个标签、排行榜等正向情感的视觉设计。
【免责声明】:本内容转载于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意见,本平台对文中陈述、观点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与完整性提供形式地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更多内容请在707945861群中学习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