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物联网相信大家如果关注互联网行业信息的话,对这个概念应该都不陌生的吧,而今天我们就通过案例分析来了解一下,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物联网网络安全问题都有哪些风险。
由于物联网应用设备类型碎片化严重(从单片机到ARMA系列、从没有OS到Linux、Android),大多数情况下物联网设备资源都受限,无法运行一个具备完整安全策略的操作系统,甚至连基于证书认证的TLS都无法运行。
物联网设备通常是常年开机,没有人机交互,或者人机交互不频繁。很多时候,物联网设备被攻击了都无法被感知。比如:家里的路由器、IP摄像头,如果被黑客获取权限用来作为发起攻击的肉鸡,用户通常是无感知的。
协议的安全风险
物联网的通信协议诸如ZigBee、蓝牙、NB-IOT、2\3\4\5G等等,这些协议的在互联网应用上并没有使用到,互联网安全策略也无法覆盖到这些协议,物联网协议带来了协议的安全风险。
边界的安全风险
互联网时代更多的应用模式是C/S(B/S),即客户端/服务端模式。这个模式有一个非常清晰的“边界”。企业可以通过部署防火墙、IPS等网关类设备来提高企业服务的安全性。但在物联网时代,设备遍布全球各地,黑客可以直接对设备发起攻击,没有“边界”的存在了,传统网关类防护设备用处不大。
系统的安全风险
互联网时代的终端保护(EDR),主要针对Linux和Windows两类系统,而物联网时代,设备采用的嵌入式操作系统诸如UClinux、Freertos甚至是无操作系统的设备等等,传统的终端系统安全方案无法适用于物联网时代的嵌入式操作系统。
APP的安全风险
互联网时代的APP主要也是C/S模式,但物联网时代,APP不仅要与云端通信,更可能与设备直接通信,APPtoDevice这个链路中包含了许多如设备身份认证、硬件加解密、OTA升级等安全策略,这也是互联网时代没有的。
业务的安全风险
物联网的业务场景会产生许多互联网时代收集不到的数据,比如传感器数据、用户行为数据、生理数据、地理位置数据等等。这些数据的产生-传输-处理过程涉及到整个业务体系的安全架构,这些数据的收集、传输、处理过程需要新的安全防护策略和监管体系。
研发的安全风险
物联网产品的研发流程涉及到嵌入式的安全开发,这是互联网应用中不存在的。在嵌入式端的开发又涉及到:嵌入式系统安全、逻辑安全、加解密安全、认证安全、接口安全、存储安全、协议安全等等新的安全风险。
合规的安全风险
目前物联网行业还没有一套业内普遍使用的完整法规要求,虽然等保0涵盖了物联网安全,但2019年中才正式发布,还处于行业推广期。此外,对于物联网设备的安全测评与互联网产品的测评方式完全不同,目前也缺乏一套国家发布的安全测评规范。现阶段安全测评都是“以结果为导向”而非“以合规为导向”。
【免责声明】本文系本网编辑部分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管理员联系,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以保证您的权益!更多内容请在707945861群中学习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