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模型设计能够让程序员在工作中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建模原则与模型设计步骤包含哪些知识。
一、建模原则
高内聚和低辑合
将业务相近或者相关、粒度相同的数据设计为一个逻辑或者物理模型:将高概率同时访问的数据放一起,将低概率同时访问的数据分开存储。
核心模型与扩展模型分离
建立核心模型与扩展模型体系,核心模型包括的宇段支持常用的核心业务,扩展模型包括的字段支持个性化或少量应用的需要,不能让扩展模型的宇段过度侵人核心模型,以免破坏核心模型的架构简洁性与可维护性。
公共处理逻辑下沉及单一
越是底层公用的处理逻辑越应该在数据调度依赖的底层进行封装与实现,不要让公用的处理逻辑暴露给应用层实现,不要让公共逻辑多处同时存在。
成本与性能平衡
适当的数据冗余可换取查询和刷新性能,不宜过度冗余与数据复制。
数据可回滚
处理逻辑不变,在不同时间多次运行数据结果确定不变。
一致性
具有相同含义的字段在不同表中的命名必须相同,必须使用规范定义中的名称。
命名清晰、可理解
表命名需清晰、一致,表名需易于消费者理解和使用。
二、模型设计步骤:
选择需要进行分析决策的业务过程。业务过程可以是单个业务事件,比如交易的支付、退款等;也可以是某个事件的状态,比如当前的账户余额等;还可以是一系列相关业务事件组成的业务流程,具体需要看我们分析的是某些事件发生情况,还是当前状态,或是事件流转效率。
选择粒度。在事件分析中,我们要预判所有分析需要细分的程度,从而决定选择的粒度。粒度是维度的一个组合。
识别维表。选择好粒度之后,就需要基于此粒度设计维表,包括维度属性,用于分析时进行分组和筛选。
选择事实。确定分析需要衡量的指标
【免责声明】:本内容转载于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意见,本平台对文中陈述、观点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与完整性提供形式地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更多内容请在707945861群中学习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