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云原生是我们在学习计算机编程开发技术的时候会接触到的一种开发方式,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云原生开发的技术优势。
云原生不一定依赖于云供应商或者狭义的云设施(比如公有云、混合云、私有云),比如我只用物理机和k8s也能做好云原生,只是我搭好的这套系统本身也是一种云了。
云原生在单个无状态应用、多个应用的服务治理、以及有状态的服务上有不同的诉求。
多个应用则必然存在服务治理的需求,服务治理这部分的诉求比较多,其中较大的一个诉求是去系统运维的需求,这也是云原生之前大规模应用的一个运维难点,线上系统的操作系统版本不一致、配置不一致带来了大量的问题,程序版本不一致和配置不一致也是比较常见的问题。这些都可以在 k8s 这个体系下得到很好的解决。在引入 k8s 和 spring cloud 等实践后,对于业务开发人员来讲,操作系统,计算资源这些概念都被很好地抽象了。服务治理本身又是一个很庞大的话题,这个话题诞生也远早于云原生这个概念,其他部分就不展开了。
除了无状态应用,有状态的服务,包括数据库、缓存、消息队列等,也在提云原生的概念。在这之前,我们对有状态的服务的述求更多是高可用,也就是说任何单个节点损坏后数据不丢,服务正常,可以容忍短时不正常。那么云原生对有状态的服务的新的诉求有哪些呢?其中一个点应该算是自愈,这里边既包括了像 TiDB 这种从架构设计方面就考虑了自愈的场景(TiDB里边的节点损坏接近于缩容),也包括了通过 operator 等自动化运维机制来实现的自愈。当然很多新的数据、中间件在设计时,就在考虑通过计算存储分离等手段,来实现更好的云原生品质。
在以云为代表的这个时代,软件工程实践以及技术选型的一个合集。尽管他的边界很难确定,但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在系统运维、DEVOPS等层面跟之前时代的实践有着很大的差异
【免责声明】:本内容转载于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意见,本平台对文中陈述、观点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与完整性提供形式地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更多内容请在707945861群中学习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