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表格是我们在做数据分析的时候会经常用到的一个工具,而今天我们就通过案例分析来了解一下,程序员需要掌握哪些表格设计方法。
1.行与列
表格的组成,也可以看作行与列的自由组合,这种组合赋予了表格多样性的特点。行与列构成了单元格的长与高,不同的长高会有疏密之分,充实与透气之感。
B端中后台通常会对应不同的角色及场景需求,根据目的及信息主体的不同,让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定义表格的展示列及列的顺序,也可以通过行与列的显隐变化,来更好的满足信息的传达。
但需要注意的是系统应记住用户上一次的自定义列设置,减少用户重复操作。对于列的选择,应尽量减少列的数量,既要展示用户必要信息,又要避免出现用户无关数据,以免信息冗余,影响信息阅读效率性。对于用户需要的非重点、辅助性信息可以通过入口提供的方式来解决。
默认排序,应从用户目的出发,遵循用户查看数据的习惯,尊重数据之间的关联性,设计用户查看、操作数据的路径,而非随机排列。
2.数据展示
B端中后台中的表格展示的数据多且杂,这就要为用户先一步对数据进行梳理归纳,提高用户获取信息速度。
为便于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一般需要在原始数据的基础上给出差值、升降变化、平均值、总计等数据处理结果,减少用户二次加工数据的过程,提升用户阅读信息的效率。
3.固定表头、固定列和固定分页
在有限屏幕内,有限的内容展示区域内,阅读丰富且繁多的表格时,用户不得不拖动横向或纵向滚动条来阅读信息。
固定表头、固定列和固定分页,能够让用户明白当前单元格内信息的属性而不至于不知道该信息的意思。
【免责声明】:本内容转载于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意见,本平台对文中陈述、观点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与完整性提供形式地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更多内容请在707945861群中学习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