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微服务开发架构是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而被众多程序员掌握的一种开发方式,而今天我们就通过案例分析来了解一下,微服务拆分应用场景都有哪些类型。
有快速迭代的需求
互联网时代,业务快速变化,应用的交付需要快速响应式交付。通过微服务架构,采用快速迭代的方式进行架构演进,将系统拆分成多个独立的微服务,微服务之间彼此独立,通过服务接口交互。当某个微服务遇到问题时发版修复,不会导致整个系统不可用,从而支撑业务的快速试错。
提交代码频繁出现大量冲突
单体应用开发通常是几十人开发一个系统,代码管理时经常会遇到代码提交冲突。微服务架构通过快速迭代可实现开发独立,将系统拆分成不同的微服务,每个微服务对外提供接口,其他依赖服务不用关注具体的实现细节,只需保证接口正确即可。每几个人维护一个服务模块,降低代码冲突的概率,出现冲突时也可快速解决。
小功能要积累到大版本才能上线
传统模式单次上线的需求通常较多、风险较大,小功能的错误可能会导致大功能无法上线。因此每次上线都会带来较大的工作量。
微服务架构对于快速迭代可带来独立上线的效果。微服务拆分后,在服务接口稳定的情况下,不同的微服务可独立上线。上线的次数增多,单次上线的需求量变小,可随时回滚,风险变小,时间变短,影响面小,从而加快迭代速度。
解决高并发横向扩展问题
互联网时代,业务应用的高并发要求越来越高,单体应用虽然可以通过部署多份承载一定的并发量,但是会造成资源非常浪费。有的业务需要扩容,例如下单和支付,有的业务不需要扩容,例如注册。如果一起扩容,消耗的资源可能是拆分后的几倍。因此,对于并发量大的系统,选择微服务拆分是很有必要的。
【免责声明】:本内容转载于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意见,本平台对文中陈述、观点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与完整性提供形式地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更多内容请在707945861群中学习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