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数据库编程开发也成为了大多数程序员都在学习的编程技术之一,而今天我们就通过案例分析来了解一下,分布式数据库BASE理论都有哪些技术点。
基于CAP定理的权衡,演进出了BASE理论,BASE是BasicallyAvailable(基本可用)、Softstate(软状态)和Eventuallyconsistent(终一致性)三个短语的缩写。BASE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即使无法做到强一致性,但每个应用都可以根据自身业务特点,采用适当的方式来使系统达到终一致性。
BA:BasicallyAvailable基本可用,分布式系统在出现故障的时候,允许损失部分可用性,即保证核心可用。
s:softState软状态,允许系统存在中间状态,而该中间状态不会影响系统整体可用性。
E:Consistency终一致性,系统中的所有数据副本经过一定时间后,终能够达到一致的状态。
BASE理论本质上是对CAP理论的延伸,是对CAP中AP方案的一个补充。
这里补充说明一下什么是强一致性:
StrictConsistency(强一致性)也称为AtomicConsistency(原子一致性)或LinearizableConsistency(线性一致性),必须满足以下两个要求:
1、任何一次读都能读到某个数据的近一次写的数据。
2、系统中的所有进程,看到的操作顺序,都和全局时钟下的顺序一致。
对于关系型数据库,要求更新过的数据能被后续的访问都能看到,这是强一致性。简言之,在任意时刻,所有节点中的数据是一样的。
BASE理论的终一致性属于弱一致性。
接下来介绍另一个分布式数据库重要的概念:分布式事务。浏览了几篇介绍分布式事务的文章,发现会有不同的描述,但大致含义是相同的。分布式事务先是事务,需要满足事务的ACID的特性。主要考虑业务访问处理的数据分散在网络间的多节点上,对于分布式数据库系统而言,在保证数据一致性的要求下,进行事务的分发、协同多节点完成业务请求。
多节点能否正常、顺利的协同作业完成事务是关键,它直接决定了访问数据的一致性和对请求响应的及时性。从而就需要科学有效的一致性算法来支撑。
【免责声明】本文系本网编辑部分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管理员联系,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以保证您的权益!更多内容请在707945861群中学习了解。欢迎关注“达内在线”参与分销,赚更多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