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需求分析是软件开发项目实施之前需要进行的一个准备工作,而今天我们就通过案例分析来了解一下,软件开发需求分析都有哪些技术。
1、技术可行性分析
主要考虑以下几项内容:
开发风险:在给定的限制范围内,能否设计出系统,并实现必须的功能和性能?
资源可用性:是否有充足的熟练技术人员可以支配?其他必要的资源(软件和硬件)对建造系统可用么?
技术条件:相关的技术条件是否能够支持系统的开发?
终得出一个在技术层面上的决策基础:可行,还是不可行!
Blanchard和Fabrycky定义了在系统的技术可行性分析中使用建模方法的一组标准:
能动态地表示系统的配置并能进行评估,要求配置项很容易理解和操纵、并且与现实操作足够接近。
模型应该尽可能全面的包括所有相关的因素,并且应体现结果的可重复性。
模型应该关注那些关键问题的因素,并且抑制和回避那些不重要的因素。
模型设计应该足够简单,以允许快速实现。
模型设计应该易于修改和/或扩展。
2、构建系统级体系结构
每个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可用输入-处理-输出(IPO)的结构来为信息的变换和处理建模
再附加经常使用的用户界面处理和维护自测试处理特性,构成了系统体系结构模板。
通过创建一个系统结构模型,为后期的需求分析和设计奠定了基础
同时也是技术可行性分析建模的主要方法。
高层的系统体系结构叫做体系结构语境图ACD。
语境图建立了待实现系统与系统运行环境之间的信息边界:
定义了系统使用信息的所有外部生产者;
系统创建消息的所有外部消费者;
所有通过界面通信或完成维护和自测的实体;
希望这辈子,最让你无悔的事情就是来达内学习!学习向来不是件易事,但无论过程多么艰难,希望你依然热爱生活,热爱学习!永远记得,达内将与你一同前行!现在扫码,立即领取万元课程礼包,助力0基础快速入行,为你梳理行业必备技能,全方位了解岗位发展前景!
【免责声明】:本内容转载于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意见,本平台对文中陈述、观点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与完整性提供形式地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更多内容请在707945861群中学习了解。欢迎关注“达内在线”参与分销,赚更多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