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软件开发设计模式是软件开发程序员需要重点掌握的一个编程知识点,而今天我们就通过案例分析来了解一下,软件开发代理模式的常见类型。
代理背后一般至少有一个实际对象,代理的外部功能和实际对象一般是一样的,用户与代理打交道,不直接接触实际对象,甚至不知道实际对象的存在。
代理模式到底有什么用呢?难道仅仅是通过代理类做个转发吗?
当然不是的,虽然外部功能和实际对象一样,但代理有它存在的价值,代理也分为多种类型比如:
远程(Remote)代理:适用于调用远程服务器对象的情况,代理通过网络传递客户端请求,负责处理所有与网络相关的复杂细节,简化了客户端的调用。
虚拟(Virtual)代理:如果需要创建一个资源消耗较大的对象,先创建一个消耗相对较小的对象来表示,真实对象只在需要时才会被真正创建。
Copy-on-Write代理:它是虚拟代理的一种,把复制(克隆)操作延迟到只有在客户端真正需要时才执行。一般来说,对象的深克隆是一个开销较大的操作,Copy-on-Write代理可以让这个操作延迟,只有对象被用到的时候才被克隆。
保护(ProtectorAccess)代理:控制对一个对象的访问,可以给不同的用户提供不同级别的使用权限。
缓冲(Cache)代理:为某一个目标操作的结果提供临时的存储空间,以便多个客户端可以共享这些结果。
防火墙(Firewall)代理:保护目标不让恶意用户接近。
同步化(Synchronization)代理:使几个用户能够同时使用一个对象而没有冲突。
智能引用(SmartReference)代理:当一个对象被引用时,提供一些额外的操作,如将此对象被调用的次数记录下来等。
希望这辈子,最让你无悔的事情就是来达内学习!学习向来不是件易事,但无论过程多么艰难,希望你依然热爱生活,热爱学习!永远记得,达内将与你一同前行!现在扫码,立即领取万元课程礼包,助力0基础快速入行,为你梳理行业必备技能,全方位了解岗位发展前景!
【免责声明】:本内容转载于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意见,本平台对文中陈述、观点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与完整性提供形式地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更多内容请在707945861群中学习了解。欢迎关注“达内在线”参与分销,赚更多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