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面向对象编程开发是目前大多数程序员都在学习和使用的一种软件开发方式,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面向对象编程开发堆系统复杂性的影响。
通常,信息系统都是用软件编程的范式来实现的,例如,面向对象编程就是一种基于“对象”概念的方法,可以包括数据和代码。面向对象程序设计遵循无约束信息系统往往是复杂的,在这种情况下,很难对其进行理解和维护。
由于增加了系统复杂性,通常会导致开发团队的工作效率下降,因为这需要更多时间来增加系统的新功能。在生产中,难以诊断的问题经常发生。这些问题会使用户在系统表现不佳时感到沮丧,甚至更糟的是,导致系统停止工作。
面向对象编程的三个方面是复杂性的来源:
对象中的数据封装
类中非灵活的数据布局
状态突变
在很多情况下,对象内部的数据封装是有用的。但是,在现代信息系统中,数据封装常常会产生复杂的类层次结构,而类层次结构涉及到许多与其他对象的关系。
经过多年的发展,先进设计模式和软件框架的出现减轻了这种复杂性。但基于面向对象编程的信息系统仍然趋于复杂。
如果每个数据块都用一个类来表示,就有助于工具的使用(如编辑器中的自动完成),并且在编译时会检测到诸如访问不存在的字段之类的错误。但是,类布局的僵化使得数据无法灵活访问。这对于信息系统来说是非常痛苦的。每个数据的更改都有一个不同的类表示出来。举例来说,在一个处理客户的系统中,有一个代表数据库的类的客户,以及一个代表数据处理逻辑的类的客户。类似的数据有不同的字段名,但类的泛滥无法避免。这是因为数据“锁定”到了类中。
允许对象的状态发生突变这一事实是多线程信息系统中另一复杂因素。为避免数据被并发修改,并确保对象的状态保持有效,需要引入各种锁机制,使代码难以编写和维护。有时候,在向三方库传递数据之前,我们会使用防御性复制策略来确保我们的数据没有被修改。添加锁机制或防御副本策略使得我们的代码更复杂,并且性能更差。
【免责声明】本文系本网编辑部分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管理员联系,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以保证您的权益!更多内容请加danei0707学习了解。欢迎关注“达内在线”参与分销,赚更多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