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java编程开发技术是目前大多数程序员都在学习的一个编程语言,而今天我们就通过案例分析来了解一下,java编程中断机制应用与概念。
Java中断机制是一种协作机制,也就是说通过中断并不能直接终止另一个线程,而需要被中断的线程自己处理中断。这好比是家里的父母叮嘱在外的子女要注意身体,但子女是否注意身体,怎么注意身体则完全取决于自己。
Java中断模型也是这么简单,每个线程对象里都有一个boolean类型的标识(不一定就要是Thread类的字段,实际上也的确不是,这几个方法 终都是通过native方法来完成的),代表着是否有中断请求(该请求可以来自所有线程,包括被中断的线程本身)。例如,当线程t1想中断线程t2,只需要在线程t1中将线程t2对象的中断标识置为true,然后线程2可以选择在合适的时候处理该中断请求,甚至可以不理会该请求,就像这个线程没有被中断一样。
显然,作为一种协作机制,不会强求被中断线程一定要在某个点进行处理。实际上,被中断线程只需在合适的时候处理即可,如果没有合适的时间点,甚至可以不处理,这时候在任务处理层面,就跟没有调用中断方法一样。“合适的时候”与线程正在处理的业务逻辑紧密相关,例如,每次迭代的时候,进入一个可能阻塞且无法中断的方法之前等,但多半不会出现在某个临界区更新另一个对象状态的时候,因为这可能会导致对象处于不一致状态。
处理时机决定着程序的效率与中断响应的灵敏性。频繁的检查中断状态可能会使程序执行效率下降,相反,检查的较少可能使中断请求得不到及时响应。如果发出中断请求之后,被中断的线程继续执行一段时间不会给系统带来灾难,那么就可以将中断处理放到方便检查中断,同时又能从一定程度上保证响应灵敏度的地方。当程序的性能指标比较关键时,可能需要建立一个测试模型来分析 佳的中断检测点,以平衡性能和响应灵敏性。
【免责声明】本文系本网编辑部分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管理员联系,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以保证您的权益!更多内容请加danei0707学习了解。欢迎关注“达内在线”参与分销,赚更多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