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提高程序员的工作效率是每一个企业都在关注的问题,下面我们就通过案例分析来了解一下,程序员工作效率考核指标都有哪些。
需求规模。用于描述需求的颗粒度,计算公式为:统计周期内交付的需求总研发工作量/需求个数。这个指标反映了产研团队需求拆分情况。对于单一团队来讲,需求规模保持相对稳定,需求吞吐量指标才具备参考意义。
需求变更率。统计周期内,发生变更的需求数与需求总数的占比。这个指标通过度量开发、测试过程中变更的需求数来达到衡量需求质量的目的。注意,这里的需求变更统计的是需求达到了就绪状态之后才发生的变更,主要用于反馈开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摩擦,这与敏捷拥抱变化的原则并不冲突。
需求按时交付率。统计周期内交付的需求中,满足业务方期望上线日期的需求个数占比。这个指标反映了在用户的视角下,产研团队是否在全力为满足业务方的上线需求而努力。
技术债率。技术债率是仓库维度的统计数据。计算公式为:预计技术债务修复时长占开发所有代码所需时间的比例。这个指标是有效衡量代码质量的一种方法,反映了因快速开发暂时不顾代码质量所产生的技术债比率,而技术债会不断降低开发效率。技术债本身无法在不同仓库之间比较,因为各个仓库大小各不相同,但技术债率就可以进行横向比较,因为比率是相对的。根据技术债率可以进行仓库的评级,对于直观体现仓库状况非常有帮助。
单元测试覆盖率。通过统计单元测试中对功能代码的行、分支、类等场景覆盖的比率,来量化说明测试的充分情况。
平均缺陷解决时长。用于描述研发修复线下缺陷的平均时长,计算公式为:统计周期内缺陷的总解决时间/缺陷数量。这个指标体现了研发解决线下缺陷的效率。
代码评审覆盖率。在主分支上,代码评审覆盖的提交数/总提交数。这个指标体现了研发质量内建活动中代码评审的总体执行情况,即有多少比例的提交被代码评审所覆盖。
项目收益达成率。收益指标全部完成的项目数/收益指标验证时间在所选周期内的项目数。这个指标衡量了项目的各项预期收益指标的达成情况。
项目满意度评价。以项目为维度,对该项目的整体过程进行评价,评价分为两层:一层为总体满意度评价,用于对团队的整体交付情况进行评价;二层为具体分类评价,用雷达图进行呈现,分类评价可用于收集改进意见,发现短板从而进行改进;分类评价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方面:需求管理、进度管理、成本管理、沟通管理、风险与问题管理、验收测试、上线质量、上线后支持、开放性问题等。
【免责声明】:本内容转载于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意见,本平台对文中陈述、观点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与完整性提供形式地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更多内容请加danei0707学习了解。欢迎关注“达内在线”参与分销,赚更多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