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都在学习计算机编程开发技术,而今天我们就通过案例分析来了解一下,分布式架构实现原则都有哪些。
1.面向领域的去中心化数据所有权和体系架构
去中心化体系架构的趋势始于几十年前——由面向服务体系架构所驱动,然后出现了微服务。它能提供更大的灵活性,更好的可伸缩性,更容易并行工作,并允许功能的复用。与老式的单体数据湖和数据仓库(DWH,datawarehouses)相比,数据网格提供了一种灵活得多的方法来管理数据。
2.数据即产品
这意味着将广泛使用的产品思维应用到数据中,并在此过程中使数据成为一等公民,数据所有者将和开发团队一起支持运营。
创建数据集并保证其质量并不足以生产出数据产品,还需要便于用户查询、读取和理解,并且也应该遵循版本控制、监控、安全等全局性规则。
3.自助式数据基础设施即平台
数据平台实际上是企业用于运行、维护和监控其服务的平台的扩展,但使用的技术栈截然不同。创建自助基础架构的原则是提供工具和用户友好的界面,以便有能力的开发人员能够开发数据分析产品。在没有这个平台之前,由于运维平台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使得开发数据分析产品非常困难。
4.联邦计算治理
无论在何处部署分布式服务(例如微服务),都必须引入总体规划和规则来管理它们的操作。本质上,这意味着整个平台有一个“共同点”,即所有数据产品都遵循一套共享的规则,在必要时为自主决策留下足够的空间,这后一点是去中心化和集中化方法的关键区别。
【免责声明】:本内容转载于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意见,本平台对文中陈述、观点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与完整性提供形式地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更多内容请加danei0707学习了解。欢迎关注“达内在线”参与分销,赚更多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