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机器学习项目实践是会用到python编程开发技术的,而今天我们就通过案例分析来了解一下,机器学习项目实践步骤分析。
步骤1:定义问题
主要是导入在机器学习项目中所需要的类库和数据集等,以便完成机器学习的项目,包括导入Python的类库、类和方法,以及导入数据。同时这也是所有的配置参数的配置模块。当数据集过大时,可以在这里对数据集进行瘦身处理,理想状态是可以在1分钟内,甚至是30秒内完成模型的建立或可视化数据集。
步骤2:理解数据
这是加强对数据理解的步骤,包括通过描述性统计来分析数据和通过可视化来观察数据。在这一步需要花费时间多问几个问题,设定假设条件并调查分析一下,这对模型的建立会有很大的帮助。
步骤3:数据准备
数据准备主要是预处理数据,以便让数据可以更好地展示问题,以及熟悉输入与输出结果的关系。包括:
通过删除重复数据、标记错误数值,甚至标记错误的输入数据来清洗数据。
特征选择,包括移除多余的特征属性和增加新的特征属性。
数据转化,对数据尺度进行调整,或者调整数据的分布,以便更好地展示问题。
要不断地重复这个步骤和下一个步骤,直到找到足够准确的算法生成模型。
步骤4:评估算法
评估算法主要是为了寻找佳的算法子集,包括:
分离出评估数据集,以便于验证模型。
定义模型评估标准,用来评估算法模型。
抽样审查线性算法和非线性算法。
比较算法的准确度。
在面对一个机器学习的问题的时候,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评估算法和准备数据上,直到找到3~5种准确度足够的算法为止。
步骤5:优化模型
当得到一个准确度足够的算法列表后,要从中找出合适的算法,通常有两种方法可以提高算法的准确度:
对每一种算法进行调参,得到佳结果。
使用集合算法来提高算法模型的准确度。
步骤6:结果部署
一旦认为模型的准确度足够高,就可以将这个模型序列化,以便有新数据时使用该模型来预测数据。
通过验证数据集来验证被优化过的模型。
通过整个数据集来生成模型。
将模型序列化,以便于预测新数据。
做到这一步的时候,就可以将模型展示并发布给相关人员。当有新数据产生时,就可以采用这个模型来预测新数据。
【免责声明】本文系本网编辑部分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管理员联系,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以保证您的权益!更多内容请加danei0707学习了解。欢迎关注“达内在线”参与分销,赚更多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