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索引的应用在程序员开发数据库的时候都是非常常见的一个功能,而本文我们就通过案例分析来了解一下,数据库索引聚簇与非聚簇类型。
聚簇索引:将数据存储与索引放到了一块,找到索引也就找到了数据。
非聚簇索引:将数据存储于索引分开结构,索引结构的叶子节点指向了数据。
由于数据本身会占据索引结构的存储空间,因此一个表仅有一个聚簇索引,也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认为的主键(PrimaryKey),如果表中没有定义主键,InnoDB会选择一个的非空索引代替。如果没有这样的索引,InnoDB会隐式定义一个主键来作为聚簇索引。InnoDB只聚集在同一个页面中的记录。包含相邻键值的页面可能相距甚远。如果你已经设置了主键为聚簇索引,必须先删除主键,然后添加我们想要的聚簇索引,然后恢复设置主键即可。除了聚簇索引,其他的索引都是非聚簇索引,比如联合索引,需要遵循“左前缀”原则。
一般情况下,主键(聚簇索引)通常建议使用自增id,因为聚簇索引的数据的物理存放顺序与索引顺序是一致的,即:只要索引是相邻的,那么对应的数据一定也是相邻地存放在磁盘上的。如果主键不是自增id,那么可以想象,它会干些什么,不断地调整数据的物理地址、分页,当然也有其他一些措施来减少这些操作,但却无法彻底避免。但,如果是自增的,那就简单了,它只需要一页一页地写,索引结构相对紧凑,磁盘碎片少,效率也高。
【免责声明】本文系本网编辑部分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管理员联系,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以保证您的权益!更多内容请加danei0707学习了解。欢迎关注“达内在线”参与分销,赚更多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