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无论是DevOps编程开发还是软件测试技术实践我们在前几期的文章中已经给大家介绍过很多次了,而本文我们就通过案例分析再来简单学习一下,DevOps环境下的软件测试用法分析。
在DevOps文化中,强调打破不同职能之间的隔阂,对于测试部门而言,意味着测试活动的"左移"和"右移",从需求分析到产品上线,各个环节把控质量。在一些偏研发和偏运维的环节,测试人员可以帮助建立整套质量评体系和工具组,来保障上下游的整体质量。
例如在开发编码环节,主要是单元测试和codereview。对于大部分企业而言,这个工作主要是研发人员在做。测试需要做的事,推动这个环节的质量意识,帮助开发同学搞定单元测试和codereview的工具和结果记录,做到有迹可循。
测试时间提前:测试不再等开发结束后再测试,而是将测试时间穿插在开发阶段,减少测试时段的长度
单元测试提前:开发每完成一个模块的编码,先对本模块进行单元测试,业务逻辑比较清楚,不需要重新回顾,效率较高
单元测试有据可依:测试在开发进行单元测试前提供每个模块的用例设计,供开发参考,使得单元测试更全面
单元测试review:每个模块单元测试完成后,测试进行单元测试review,使得单元测试更全面,代码质量更高;同时发现代码或单元测试的问题开发及时修改,不需要打包,缩短提测试时间
开发与测试密切合作:每一模块都需要开发和测试密切合作、共同完成,测试和开发的合作更加密切,开发的测试水平提升更快,测试阅读代码的能力也会进步很快
测试工作量和测试周期减少:由于单元测试很充分,所以每个job的测试可以省去,只做集成|联调测试,大大减少了测试工作量和测试时间,从而缩短整个项目周期
脚本回放成功率低
鲁棒性低:顺序流的脚本,回放时只要有1个步骤未按预置流程走下去,就会卡住,后面的脚本就白搞了。
适配性低:录制的脚本在不同的设备上,由于分辨率和尺寸的不同,导致无法回放。这就对工具的识别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能是简单的坐标识别。
·易用性差,影响效率
很多脚本录制工具为了提升识别效率,采用图像+控件双重识别。图像识别过程往往需要用户框选出需要识别的区域。大大降低了录制脚本的效率。也提升了工具使用的门槛。我们期望一种无感知的录制工具。用户在手工测试过程中顺便把脚本录制了。
【免责声明】本文系本网编辑部分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管理员联系,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以保证您的权益!更多内容请加danei0707学习了解。欢迎关注“达内在线”参与分销,赚更多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