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测试开发是目前大多数软件开发项目都会使用的一种软件开发方式,而本文我们就通过案例分析来简单了解一下,软件测试开发都需要关注哪些问题。
1.需求分析审查
需求分析是对用户需求进行确认和整理后对用户的需求进行性能、安全性、可维护性等项的划分,并将其细化为多个实现点,将用户的需求与软件的设计目标进行关联,生成需求规格说明书。它不仅是系统测试和用户文档的基础,也是所有子系统项目规划、设计和编码的基础。因此,它描述的准确性至关重要,对其评审即静态测试活动是不可掉以轻心的。
2.设计审查
软件设计分为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它依据需求规格说明书对系统的具体实现进行描述。概要设计是站在较高的层面上将整个系统进行模块划分,并将各功能项尽可能合理地安排在各个模块中来实现;根据系统的复杂度,可在每个模块中再进行下一级子模块的划分。详细设计则深入到每一级子模块当中,涉及到每个功能的具体实现流程、使用的数据结构乃至函数级的具体实现流程。它不但要考虑是否能更好地完成需求规格中向用户承诺的性能,还要兼顾其可靠性等质量保障。对软件设计的审查是通过评审专家对设计文档进行预审后,在评审会议上与设计人员将问题一一确认来实现。
3.代码审查
代码审查是通过代码走读的方式来实现的。代码走读是开发人员在对某个模块的代码(必须编译通过)依据设计说明书完成编码后,进行的代码评审活动。代码走读前要在内部统一标准,明确质量目标。
当然,在走读过程中这三个层面不是截然分开的,很多时候是并行的、互相交织和渗透的。代码走读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看代码是否遵守编程规范引,是否具有可读性和可维护性,注释是否充足等。按编程规范编码对提高代码的可读性以及降低编码的出错率至关重要,在大型项目中,具备可读性、规范性的代码更是日后进行有效维护的保障。因此,代码走读不仅可以保证代码的质量,更能有效地促进整个项目的编码水平。
4.单元测试
单元测试是对软件中的基本组成单位进行测试,检验其函数的正确性(包括功能正常,输出正确)。
一般来说,单元测试用例的编写早可以在设计评审完成后就启动,和编码可以同时进行。但如果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单元测试用的编写好放在编码后进行,这样能更好地覆盖代码的各个分支。若是以设计文档为的编写依据,那么对于代码走读时发现的缺陷将在用例评审中被再次发现,造成重复劳动,用例的维护期也将提前开始。
单元测试用例编写的目的是函数覆盖,覆盖的方法有:语句覆盖、分支覆盖、条件覆盖、条件组合覆盖和路径覆盖等。为了以少的资源做多的测试检查,选路径覆盖的方法。路径覆盖是设计足够的测试用例,运行所测程序并覆盖程序中所有可能的路径。
5.集成测试
集成测试是软件系统在集成过程中所进行的测试。其主要目的是检查软件单位之间的接口是否正确。其接口主要包括通信协议、调用关系、与文件或数据库等三方中间件的交互。
集成测试用例的编写要紧扣与程序相关的各个接口,使每类接口的数据流或控制流均通过接口,从而实现接口测试的完全性。注意:对同一数据流要分别进行正确数据流与错误数据流的用例设计,对边界值的输入好有单独的用例。集成测试还应关注接口的性能问题,根据系统的性能需求还要设计相关的接口性能测试用例。集成测试的执行主要是借助测试工具——桩程序来实现。桩程序的编写好由他人来完成,以防止一个人对接口定义理解有偏差而使意外发生。
【免责声明】:本内容转载于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意见,本平台对文中陈述、观点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与完整性提供形式地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更多内容请加danei0707学习了解。欢迎关注“达内在线”参与分销,赚更多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