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无论是敏捷开发还是低代码编程开发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本文我们就通过案例分析来简单了解一下,敏捷开发技术应用注意事项分析。
1、敏捷只限于团队层面
敏捷的一大错觉是其只需应用于创造产品的团队。只要这些团队是敏捷的,那么一切就都不会有问题。
但这是行不通的。团队在组织中工作,并会不断被组织所影响。当组织展现出反敏捷的行为时,只会给团队帮倒忙,甚至会给创造价值的团队带来潜在伤害。
2、敏捷只为更快的交付
“我们需要变得敏捷并更快地交付”。大型公司的顶层管理者也曾做出过这种言论,清晰地展示了他们对自己在说什么完全没有丝毫的认知。
敏捷不是为了更快的交付。敏捷是意识到我们无法提前预知一切,所以便通过增量构建来和用户进行确认。敏捷是更快的反馈,是更好地了解下一步要做什么,是通过与用户的协作,更及时地了解什么会得到认可,什么不会。
将注意力集中在更快的交付并无视反馈循环只会让你成为一个功能工厂,你在创建输出上非常在行,但你也只会创造出人们并不想要的结果。
3、用瀑布式管理实施敏捷
敏捷不是通过漫长的研究、长期规划的阶段性工作流达成的。敏捷的工作方式是从传统“瀑布式管理”思考模式的一种明显的转变。团队不再会过度分析工作内容,而是会从产品的升级换代中学习。他们会更快地认识到到产品的价值,并找到更好的合作工作模式。
在敏捷之旅的开始,你会为团队设定目标,并找到达成目标的佳途径。你会从你所完成的工作中学到什么可行,什么是不可行的。你会和团队一起协作奋进。
4、应用不变的流程及工具
痛苦的一种变得敏捷的方式之一就是直接应用别人的东西。想象一下,团队如果按指示使用Scrum,用预先配置好的工具比如Jira,在固定时长的Sprint周期里以预设好的速度交付。这样的灾难场景在SAFe里就发生了,并且还扩大了规模,成了组织内部自上而下的敏捷实施。
拿来主义并不适合Scrum和其他的敏捷方式。每个团队都是不同的,每个产品的应用场景也不尽相同。直接应用标准流程只会给团队套上枷锁。团队或许还会发展提升的空间,但如果没办法采取改进措施,那么他们的效率只会越发低下。
敏捷方法的引入只是真正旅程的开始,通过这一步,我们应放开对团队的限制,并期望他们可以自行寻求进步。这才是敏捷真正的含义所在。不断的变化,不断的提升,挑战将会是新的日常。尽管这段路程看起来非常吓人。
5、想要变得敏捷
组织常犯的一大错误便是对变得敏捷的渴望。敏捷不应是目标,没有人会因为你是敏捷的而选择你的产品。对市场和你的股东而言,敏捷没有任何意义,这只是一个词语。非要说的话,敏捷还可能是有害的。因为你会暴露出自己已经落伍了,已经过时了,即使是起步晚的,多数也早在五年前就到达了你所在的阶段。
与其设法变得敏捷,组织应当将重点放在他们所希望造成的影响上,并设定达成预期影响所需要的目标。你应确保组织中的所有人都目标一致,应让人们都愿意为了这个目标拼尽全力。你还应帮助人们消灭前行道路上的障碍,无论是竖井、过于繁琐的过程还是任何其他形式的累赘。
【免责声明】本文系本网编辑部分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管理员联系,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以保证您的权益!更多内容请加danei0707学习了解。欢迎关注“达内在线”参与分销,赚更多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