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线程池技术的应用在许多软件编程开发项目中都有不同的应用方式,掌握线程池的用法能够大大提高软件开发程序员的编程效率,下面我们就通过案例分析来简单了解一下,线程池运行基础原理分享。
1、池化思想
在项目工程中,基于池化思想的技术应用很多,例如基于线程池的任务并发执行,中间件服务的连接池配置,通过对共享资源的管理,降低资源的占用消耗,提升效率和服务性能。
池化思想从直观感觉上理解,既有作为容器的存储能力(持续性的承接),也要具备维持一定量的储备能力(初始化的提供),同时作为容器又必然有大小的限制,下面通过这个基础逻辑来详细分析Java中的线程池原理。
2、线程池
先熟悉JVM执行周期的都知道,在内存中频繁的创建和销毁对象是很影响性能的,而线程作为进程中运行的基本单位,通过线程池的方式重复使用已创建的线程,在任务执行动作上避免或减少线程的频繁创建动作。
线程池中维护多个线程,当收到调度任务时可以避免创建线程直接执行,并以此降低服务资源的消耗,把相对不确定的并发任务管理在相对确定的线程池中,提高系统服务的稳定性。下文基于JDK1.8围绕ThreadPoolExecutor类深入分析。
3、类图设计
Executor接口
源码注释解读:将来会执行命令,任务提交和执行两个动作会被解耦,传入Runnable任务对象即可,线程池会执行相应调度和任务处理。Executor虽然是ThreadPoolExecutor线程池的顶层接口,但是其本身只是抽象了任务的处理思想。
ExecutorService接口
扩展Executor接口,单个或批量的给任务的执行结果生成Future,并增添任务中断或终止的管理方法。
AbstractExecutorService抽象类
提供对ExecutorService接口定义的任务执行方法(submit,invokeAll)等默认实现,提供newTaskFor方法用于构建RunnableFuture对象。
ThreadPoolExecutor类
维护线程池生命周期,管理线程和任务,通过相应调度机制实现任务的并发执行。
4、运行原理
线程池的基本运行逻辑,任务提交之后有三种处理方式:直接分配线程执行;或者被放入任务队列,等待执行;如果直接被拒绝,会返回异常;任务的提交和执行被解耦,构成一个生产消费的模型。
5、监控与配置
在大部分的项目中,对于线程池都是直接定义好相关参数,如果需要调整,也基本都需要服务重启来完成,实际上线程池有一些放开的参数调整与查询的方法:
setCorePoolSize方法
在方法内部经过一系列的逻辑校验,保证线程池平稳的过渡,整个流程严谨且复杂,结合线程池参数获取方法,就可以进行动态化的参数配置与监控,从而实现可控的线程池管理:
【免责声明】本文系本网编辑部分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管理员联系,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以保证您的权益!更多内容请加danei0707学习了解。欢迎关注“达内在线”参与分销,赚更多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