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网络安全问题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而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关注,而本文我们就通过案例分析来简单了解一下,互联网常见网络攻击行为都有哪些。
1、入侵防御系统
在生产前置区与核心区之间部署入侵防御系统(IPS),可作为防火墙的安全补充。防火墙可以通过IP、端口五元组进行访问控制,但无法识别和阻隔对合法IP地址和端口的攻击行为。IPS工作在2~7层,深入网络数据内部,通常使用特征库匹配和异常分析等方法来识别网络攻击行为,能够及时中断、调整和隔离具有攻击性的网络行为,并产生日志报告报警信息。
2、漏洞扫描系统
漏洞扫描系统主动进行网络探测、主机探测、端口探测扫描和硬件特性及版本信息检测。通过漏洞扫描可以了解主机操作系统、网络设备版本和配置,以及安全设备、数据库、中间件和应用组件等资产的安全状态信息。通过匹配在线新漏洞库,可检测并匹配内网环境CVE、OWASP等漏洞类型,并提供相应解决方案。
3、数据库审计系统
数据库审计系统主要用于监视并记录对数据库服务器的各类操作行为,通过对网络数据的分析,实时、智能地解析对数据库服务器的各种操作,并记入审计数据库中以便日后查询、分析、过滤,实现对目标数据库系统用户操作的监控和审计。
4、防篡改系统
针对Web应用及静态资源部署防篡改系统,可避免因应用权限配置不当、恶意程序失察、脆弱方案控制等因素带来的风险。防篡改系统一般分为管理服务、发布服务、客户端服务,可防止静态文件被发布服务以外的任何方式修改,即使被修改也能被检测和立刻恢复。防篡改系统一般作为网站、H5页面等面向互联网应用系统的重要防护手段,可以有效阻止安全事件的发生。
5、威胁态势感知系统
在完成以上基础性防护、被动式响应安全体系建设后,需要建立完整的信息安全防护体系,需要化被动为主动,建立以大数据平台为基础的态势感知系统,从全局视角对安全威胁进行发现识别、理解分析和响应处理,做到安全风险预测。
【免责声明】本文系本网编辑部分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管理员联系,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以保证您的权益!更多内容请加danei0707学习了解。欢迎关注“达内在线”参与分销,赚更多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