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我们在前几期的文章中给大家简单介绍了分布式数据库应用优势等内容,而本文我们就继续来了解一下,分布式数据库开发会用到哪些技术。
当前这个阶段,我觉得三种路线都存在现实需求,现实需求导致每个应用方要根据自己的业务特点和现实的资源环境决定采用哪种路线,每一种路线都有优势和劣势。分布式中间件路线大的劣势是代码层级的改造量很大,因为中间加了一层分布式中间件;分布式存储依赖于存储的扩展,在扩展能力上存在局限,尤其是跨地域等较长距离的扩展难度比较大,优势是代码几乎不需要改造;原生分布式的未来趋势非常明显,但因为发展时间相对较短,相较于前两者在稳定性、生态等层面还存在短板,企业需要结合自己的业务进行抉择。
事务管理。相对传统模式,原生数据库的事务管理有天然的优越性,因为业务都在一起。中间件的模式可能会放大事务风险或者隐患,原生模式因为是全新的体系,在事务管理层面有较大差异。
发展周期。原生分布式数据库的周期相对来说更短一些,也是这些年非常流行的。中间件的模式,尤其银行等企业,早期在方向上的沉淀,包括这样的落地场景也会更多一点。
迁移升级。原生模式的迁移相对平滑,其他模式还需要配合做一些架构设计和拓扑扩展。
高可用。原生模式依赖云平台的能力在高可用层面具备天然优势,但其他模式依赖底层的标准化模式会有一些短板。
扩缩容。中间件的模式是一个域定义的模式,在做N+1的扩展上存在诸多限制,云原生分布式数据库相对来说更加弹性和灵活。
性能。云原生分布式数据库推出早期也经历了大量验证,与其他模式相比,可能会有更多的成本消耗,但性能也有比较大的提升。
当集中式数据库无法满足诉求,大家很自然地选择用分库分表的方式解决问题,将流量负载均衡到每个节点,该方案适用一些特定场景,比如对跨节点的分布式事务和一致性没有强诉求,但也有很多问题无法解决,比如支付类场景或者其他需要跨节点事务的场景。
不同场景的存储和计算负载要求不同,很可能存在扩展出来的计算和存储资源有一个被浪费掉,该方案的存在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并且可以充分协同和发挥云存储的优势,这也是公有云厂商积极推动该方案的原因,厂商在公有云存储基础上做了一层封装,可以提供不同类型、不同成本和价格的云存储方案,这种方案需要用户考虑的因素较多,比如数据库架构设计层面如何与这种模式更好地融合。
云原生分布式数据库方案,这对用户来讲是简单的,因为对用户而言,其与集中式数据库的使用体验没有差异,数据分布、负载均衡以及故障自动恢复等数据库都可以搞定,还免去了集中式场景下理解、学习及对应用改造的成本,但是产品成熟度以及当前积累的场景实践案例是否可以很好地解决问题是企业比较担心的,用户可以场景的不同来选择更合适的方案。
【免责声明】:本内容转载于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意见,本平台对文中陈述、观点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与完整性提供形式地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更多内容请加danei0707学习了解。欢迎关注“达内在线”参与分销,赚更多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