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开始搭建自己的服务治理平台,而本文我们就通过案例分析来简单了解一下,服务治理平台都有哪些组成结构。
1、服务治理框架
当下无论对于什么样类型的服务治理核心框架,无论是开源还是自建,在功能层面相差不大,但技术实现却有所差别。但就落地实践而言,自建难度远大于依赖现有的开源项目。因此本次重点基于开源项目考虑,构建服务治理核心框架选型考虑主要涉及三个因素:开发人员知识储备,业务/应用要求,当下行业的技术趋势。目前来讲主要服务治理核心框架的选型有三个:spring-cloud框架,dubbo框架以及servicemesh框架。具体框架对比,后续会有详细分析。
2、服务协议规范
服务协议规范具体而言细分服务接口,服务集成,服务模板,数据规范四个层面。
服务接口考虑接口类型以及与之相关的接口协议,例如http协议,或者rpc协议等。
服务集成重点考虑集成过程中的统一协议,通信方式。
服务模板框架主要说明开发服务需要的统一模板信息,框架信息。
数据规范需要依赖明确的命名规范以及数据请求格式规范,以方便服务治理过程中的信息处理。
3、服务支撑工具
服务治理的支撑功能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治理支撑服务,功能支撑服务,线下支撑服务。
治理支撑服务包括服务注册/发现,流量控制,容错熔断,服务升级/回滚,链路跟踪,路由分发,超时重试,智能恢复等支撑工具集成。
功能支撑服务包括监控告警,日志服务,认证鉴权,计量计费,消息服务,负载均衡,持久化服务,网管服务等支撑工具。
线下支撑服务包括DevOps流程支撑服务,运行环境支撑。
4、服务运行环境
当下服务运行环境具体而言,包括物理运行环境,容器运行环境,mesh运行环境。服务治理平台需要支撑不同的运行环境。
5、服务治理门户
服务治理门户构建从五个层面考虑,包括数据采集,存储仓库,工具聚合,综合分析,服务门户。
服务门户以业务/应用/服务作为门户的组织方式,实现分析、管控、统计三维一体控制平台。
综合分析依赖处理后服务指标,集成数据,可视化呈现当下服务状态以及预测某一阶段服务状态。
工具聚合服务支撑工具保证服务生态的完整性,并能够管理、记录、反馈服务状态。
【免责声明】本文系本网编辑部分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管理员联系,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以保证您的权益!更多内容请加danei0707学习了解。欢迎关注“达内在线”参与分销,赚更多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