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MySQL数据库的学习与应用是每一位软件编程开发程序员都应该熟练掌握的一个编程知识点,而本文我们就通过案例分析来简单了解一下,MySQL数据库全局锁的概念与用法。
1、全局锁是怎么用的?
要使用全局锁,则要执行这条命:
flushtableswithreadlock
执行后,整个数据库就处于只读状态了,这时其他线程执行以下操作,都会被阻塞:
对数据的增删改操作,比如insert、delete、update等语句;
对表结构的更改操作,比如altertable、droptable等语句。
如果要释放全局锁,则要执行这条命令:
unlocktables
当然,当会话断开了,全局锁会被自动释放。
2、全局锁应用场景是什么?
全局锁主要应用于做全库逻辑备份,这样在备份数据库期间,不会因为数据或表结构的更新,而出现备份文件的数据与预期的不一样。
举个例子大家就知道了。
在全库逻辑备份期间,假设不加全局锁的场景,看看会出现什么意外的情况。
如果在全库逻辑备份期间,有用户购买了一件商品,一般购买商品的业务逻辑是会涉及到多张数据库表的更新,比如在用户表更新该用户的余额,然后在商品表更新被购买的商品的库存。
那么,有可能出现这样的顺序:
先备份了用户表的数据;
然后有用户发起了购买商品的操作;
接着再备份商品表的数据。
也就是在备份用户表和商品表之间,有用户购买了商品。
这种情况下,备份的结果是用户表中该用户的余额并没有扣除,反而商品表中该商品的库存被减少了,如果后面用这个备份文件恢复数据库数据的话,用户钱没少,而库存少了,等于用户白嫖了一件商品。
所以,在全库逻辑备份期间,加上全局锁,就不会出现上面这种情况了。
3、加全局锁又会带来什么缺点呢?
加上全局锁,意味着整个数据库都是只读状态。
那么如果数据库里有很多数据,备份就会花费很多的时间,关键是备份期间,业务只能读数据,而不能更新数据,这样会造成业务停滞。
既然备份数据库数据的时候,使用全局锁会影响业务,那有什么其他方式可以避免?
有的,如果数据库的引擎支持的事务支持可重复读的隔离级别,那么在备份数据库之前先开启事务,会先创建ReadView,然后整个事务执行期间都在用这个ReadView,而且由于MVCC的支持,备份期间业务依然可以对数据进行更新操作。
因为在可重复读的隔离级别下,即使其他事务更新了表的数据,也不会影响备份数据库时的ReadView,这就是事务四大特性中的隔离性,这样备份期间备份的数据一直是在开启事务时的数据。
备份数据库的工具是mysqldump,在使用mysqldump时加上–single-transaction参数的时候,就会在备份数据库之前先开启事务。这种方法只适用于支持「可重复读隔离级别的事务」的存储引擎。
InnoDB存储引擎默认的事务隔离级别正是可重复读,因此可以采用这种方式来备份数据库。
但是,对于MyISAM这种不支持事务的引擎,在备份数据库时就要使用全局锁的方法。
【免责声明】:本内容转载于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意见,本平台对文中陈述、观点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与完整性提供形式地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更多内容请加danei0707学习了解。欢迎关注“达内在线”参与分销,赚更多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