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引入了分布式数据库技术,而本文我们就通过案例分析来简单了解一下,分布式数据库发展趋势与问题分析。
一、发展趋势
(一)产品成熟度提升
随着分布式数据库在金融等重点行业的不断应用,产品成熟度得到很大提升。一是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分布式数据库在自身固有的优势领域,如扩展性、高可用等方面进一步强化,已有多个应用在重点行业核心业务中落地。二是国产分布式数据库的性能已经实现了与其他商业数据库持平甚至超越,这在多个大型企业机构产品准入测试及业内国际基准测试(如在线交易场景TPCC、在线分析场景TPCH等)中得到充分证明,可对行业核心业务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三是更多厂商开始提供对主流国产分布式数据库的功能支持,产品的兼容性取得显著进展。管理控制软件、迁移工具等配套设施逐渐完善,极大地降低了数据库的使用门槛和迁移成本。
(二)生态逐步完善
一是加快推动分布式数据库在重点行业落地,主流分布式数据库厂商纷纷与众多大型银行、企业等开展联合创新活动,取得了许多突破性的成果。以某厂商的分布式数据库为例,在与大型商业银行的联创过程中,已完成10个以上业务系统的分布式数据库替换,覆盖银行A类到C类全场景业务。二是通过一站式的迁移解决方案,实现以较小的业务改造工作量从传统数据库向分布式数据库转型,迁移成本相对较低。而且使用分布式数据库后,业务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性和扩展性有所增强,从各项指标看,已基本具备承接Oracle及DB2大机下移的能力。三是分布式数据库相关的行业标准和评价体系逐步健全,对产品发展起到较强的规范引领作用。
(三)总体发展情况向好
当前国产分布式数据库已经渡过了“能用”阶段,正在迈向“好用、易用”阶段。横向来看,我国分布式数据库的发展基本与国际同步,tpcc、sysbench等性能指标和RTO、RPO等可靠性指标甚至具有优势,在应用领域取得些许。纵向来看,以金融业为例,分布式数据库应用取得较大进展,不管是在互联网新核心业务,还是传统核心业务中,分布式数据库行业应用落地数量大幅增加,有逐步替代集中式数据库的趋势。
二、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主体改造意愿不强,行业实践尚不充分
一方面,原有数据库系统改造为分布式数据库,对用户及应用单位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改造所面临的成本问题,以及改造完成后分布式运维实施的复杂性,使得部分金融机构对于全面应用分布式还存在有一定的疑虑,主动改造意愿不强。另一方面,分布式数据库在行业应用场景中的落地仍处于摸索阶段。由于部分项目中存在一定的需求定制化,应用解决方案与产品的边界不够清晰,产品的规模化复制能力仍有待加强,行业佳实践相对缺乏。这些因素也影响了金融机构对迁移采用分布式数据库技术的积极性。
(二)分布式数据库的生态建设仍需加强
生态建设是当前我国基础软件相对薄弱的一环,特别是对分布式数据库厂商而言,虽然在实现技术和产品方面实现突破,但在生态建设方面仍需积极应对投入转化慢、门槛高、市场接受程度低等挑战。一方面,部分产品的技术体系相对封闭,用户无法从市场快速获取合格的开发运维人员,导致业务改造及生产运维仍严重依赖原厂,规模化复制效应较差。另一方面,部分产品的开放性仍有待提升,与其他平台数据互联互通的能力不足在客观上造成了业务“上车容易下车难”的现实困境,增加了用户被锁定的风险。
【免责声明】本文系本网编辑部分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管理员联系,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以保证您的权益!请读者仅作参考。更多内容请加抖音达内三江区域学习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