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都在学习软件编程开发等互联网技术,而本文我们就通过案例分析来简单了解一下,程序员需要掌握哪些软件开发原则。
我们经常讲的系统、子系统、模块、组件、类、函数就是从逻辑上将软件一步步分解为更细微的部分,即逻辑单元,分而治之,复杂问题拆解为若干简单问题,逐个解决。
逻辑单元内部、外部的交互会产生依赖,从而产生了内聚、耦合概念。内聚主要描述逻辑单元内部,耦合主要描述逻辑单元之间的关系。
我们经常讲的高内聚,低耦合,如何做到,做到的标准是什么?
这就是开发、设计、架构的五大原则所体现出的价值,终达到高内聚,低耦合的软件目标。
耦合
逻辑单元之间存在依赖,导致改动可能会互相影响,关系越紧密,耦合越强,逻辑单元独立性越差。
比如模块A直接操作了模块B中数据,则视为强耦合,若A只是通过数据与模块B交互,则视为弱耦合。
内聚
逻辑单元内部的元素,关联性越强,则内聚越高,逻辑单元单一性更强。一个逻辑单元应当尽可能独立完成某个功能。
比如有各种场景需要被引入到当前模块,代码质量将变得非常脆弱,这种情况建议拆分为多个模块。
高内聚、低耦合
内聚性,又称块内联系。指逻辑单元的功能强度的度量,即一个逻辑单元内部各个元素彼此结合的紧密程度的度量。
耦合性,又称块间联系。指逻辑单元相互联系紧密程度的一种度量。
比如电脑USB口。可以插入USB口工作的设备和电脑都是低耦合性,电脑不依赖于外部任何外部USB设备,只要你符合USB规范,插上就可以用。USB规范就像一个抽象类,所有外部设备必须实现抽象类,确保能被正确调用。
设计模式、SOLID原则等都是为了更好的做到高内聚、低耦合。
【免责声明】:本内容转载于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意见,本平台对文中陈述、观点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与完整性提供形式地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更多内容请加抖音太原达内IT培训学习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