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我们再来说说papi酱为什么要选择直播?
第一、 明星在加速蜕变,自黑、逗逼等成为了新的技能。明星不能仅仅高高在上,看看那些焕发第二春的明星无不拥有“段子手、自黑、逗逼”这些属性的加成。他们的一举一动都能被人们所关注,人们可以用自己最舒服的姿势、最舒服的时间去关注他们的日常。这是一种新的偶像文化。作为2016年网络文化的图腾,papi酱没有理由拒绝这条道路。
第二、 如今无论是BAT、网易、360等一线互联网公司还是美拍、花椒、映客等互联网新生力量,都在全力进攻内容 + 直播这两个领域。他们重磅押注多数是因为:“直播” 和 “内容”极有可能成为移动互联网世界中的新的流量入口,这是被PC互联网反复验证过的:一旦占据了入口,就有源源不断的流量和转化变现的可能。这仍然是攻占渠道的思维模式,犹如当年农村人民公社时代,村头一大喇叭在树上绑着,村长只要打开喇叭喊一声全村社员都能听见。然而他们正掉入传播模式的“喇叭陷阱”。
一是互联网时代传播渠道多元化,入口无处不在又随时可能失效,甚至上个钟头的入口,这个点很可能就不再成立,也就是喇叭可能随时失效。
二是信息消费路径发生变化,在新的信息传播链条中,“用户” 们的话语权变得越来越大。网红能不能火的决定性因素不再是传播渠道的好不好(当然这还是条件之一),更为关键的是内部本身。这个直播是否具有引爆点的话题元素:如槽点、惊喜、趣味、不可思议的内容等等,是否可以足够撬动人们把这场直播分享到朋友圈、微博等地。而直播平台的价值不止是获取、到达或感染用户,而是交互甚至用户与直播者的一体化,也就是“喇叭”成为配角,不再主导生死。papi显然清楚不能单纯依赖任何一个“喇叭”,短视频和直播这两类喇叭都得尝试。
第三、“偶像文化”正借助直播从大众明星模式过渡到小众网红模式,当前中国的娱乐经济正进入到小众消费、小众品牌和小众偶像的新偶像经济时代,即网红模式时代。这有别于当年小虎队、四大天王那样典型的大众娱乐明星模式,更多呈现的是像TFboys、EXO这样的偶像养成模式,他们的粉丝通过社交网络聚集,并建立起全国性粉丝组织。粉丝间分工明确,氛围融洽并逆向引爆大众媒体。与粉丝互动——增大曝光——制造传播性内容——粉丝再集聚、沉淀——更大的曝光率,已成为全新的偶像经济互动模式。而且还呈现出明显的三大特征:
短时性,从默默无闻到红极一时然后又到曲终人散,一直上演着"后浪推前浪"的故事。
小众化,也即圈层化,粉丝们各有各的偶像,且彼此独立;圈层之外却可能完全无感,族群特征鲜明。
去中介去中心化。从过去的粉丝与偶像之间"距离产生美"到现在的"零距离、同呼吸、共命运"。 而且粉丝个人就是中心,对于偶像不再依赖,随时可以粉转路,也可以路转粉。
所以深谙网络生存之道的papi自然会选择更接地气的直播。
事实上很多科班出身的艺人也主动向直播“投怀送抱”。比如黄磊美拍直播逛超市,吸引了33万的粉丝;今年的戛纳电影节,明星们也全程通过美拍进行分享互动,李宇春的一次红毯就吸引了5000万的赞;TFBOYS和SNH48更是把直播玩得风生水起,此外包括周杰伦、王宝强、刘涛、Angelababy、黄晓明、贾乃亮、鹿晗、蒋劲夫、张艺兴、黄轩在内的明星也都有过直播的经历,他们觊觎的不仅是美拍们强大的流量价值,还有直播平台因垂直内容、圈层用户实现的标签价值,甚至还有在商业化道路上的消费场景价值。直播已经成为圈粉的上好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