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结构化思维是一种系统级别的思维方式,是指一个人在面对工作任务或者难题时能从多个侧面进行思考,并找到其中的关键性环节,抓住本质,深刻分析并系统性的制定行动方案,采取恰当的手段使工作得以高效率开展,取得高绩效。
运用结构化思维来规划职业的发展方向,确定未来几年在哪个领域做什么样的事情,找到职业生涯中的关键性变量,对照这些关键性变量,根据自己旧有的经历/经验、现有的实力和未来的理想去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
我们在职业生涯中不可避免的会经历跳槽和转业,有时候是从同行业的一个公司到另一个公司,有时候从另一个行业跳到另一个行业的同一个岗位,也有直接跳到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总的来说,职业发展所要考虑的2个关键性因素可以归结为行业和职业,当然其中也会夹杂公司之间的流动,详见下图中的职业生涯矩阵:
运用结构化思维规划职业发展方向---职业生涯矩阵
从上图可以看到,一个人的职业发展方向大体上沿着两条路径发展,期间会有以下几种发展方向:
1.在相同行业、相同岗位上不断求发展---职业生涯丰富型。这种职业发展路径很清晰,适合于传统行业、国有企业等,比如从事工程师这个岗位,其职业发展路径依次为:
工程师I→工程师II→工程师Ⅲ→工程师IV→工程师V→高级工程师2.在相同行业、不同岗位上不断求发展---类种专攻性型。举个例子来说,比如某个人从事网页设计岗位,从实习生做起,在不同的公司,有两种职业发展路径:
(1)技术-产品路线:
网页设计→高级网页设计师→UI→UE→产品策划→产品经理→产品总监
(2)技术-运营路线:
网页设计→高级网页设计师→SEO→SEM→运营主管→运营经理→运营总监
可以看出,此人前期是以网页设计技能作为切入点,但后期随着工作的深入,不断寻找和兴趣及工作岗位的切入点,会get策划、运营、引擎搜索和产品方面的技能,最后到达管理岗位,成为独当一面的高级管理者。
3.在不同行业、相同岗位上求不断发展---技能专攻型。此种职业发展路径广泛见诸于现在的互联网行业,原因包括且不限创业公司的寿命短导致人员流动性大、行业间经验的可转移性强和互联网时代对于从业者复合技能的要求高。如孟醒,人称“雕爷”,做过讲师和作家, 先后创立“薛蟠烤串”、“阿芙精油”、“雕爷牛腩”、“河狸家”等9个品牌,横跨教育、餐饮、美妆行业,行业跨度之大令人咋舌,他对品牌运作的熟稔,使他这几份事业、这几个品牌都获得了不小的成就。当然,这个类型的代表性人物还有“三节课”的发起者、运营界的大牛---黄有璨,他选择横向的去了解多种不同类型的产品运营逻辑,在不同的行业中去接手不同的运营项目。
4.在不同行业、不同岗位上求不断发展---职业生涯变换型。此种职业发展路径风险极高,一般人可不要轻易尝试,但正所谓“高风险高收益”,要是转身成功,那收益也是“刚刚”滴!比如,年轻人喜欢的网络连续剧《万万没想到》,它是由一个自称“叫兽易小星”的奇男子导演的。“叫兽” 自2006年从长沙理工大学毕业后,按部就班的从事了本专业的对口工作---加入了路桥公司做监理工程师。然而,他并不喜欢这份工作,在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和摄像头之后他开始把自己打游戏的过程录下,配上解说,放在网络上,没料到竟引起了关注。自此,一发不可收拾…后面的事情大家也知道了:
2011年他和来自土豆的范钧、柏忠春一起成立了影视公司万合天宜;
2015年12月,第一部电影《万万没想到:西游篇》全国上映;
2016年3月8日,在2015年中国网红排行榜中排名第6名。
此刻,乔帮主的话再次在耳边响起:
要有勇气追随心声,听从直觉,它们在某种程度上知道你想成为的样子。其他事情都是其次的。5.在同一行业、同一公司中求不断发展---事业人才(相同岗位)和职业经理人才(不同岗位)。实际上,这两种职业发展路径属于前面提及的职业生涯丰富型和类种专攻性型种的特殊情形,都是在同一公司里完成自己的职业成长。不同的是,前者一直专注于同一岗位的锤炼,终极目标是成为某一项技能/细分领域的大师级管理人才,后者则是在同一公司的不同岗位间轮岗,以期达到对公司内部各环节事务的熟悉,培养全局性视野,终极目标是成为CEO(首席执行官),掌管整个公司的运转。
老实说,当前的时代,这种忠心耿耿、一直在同一个企业做的员工实在太少了,要不到达一定瓶颈后出来单干,要不公司没有这么长的寿命。总之,这类情形实在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