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们的用户也在不断的提出更高的要求,当我们在面临这些问题的时候,许多时候会有手忙脚乱的感觉,并不能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那么我们可以将这些问题细分,通过对不同的关键点去解决这些问题。
今天,我们主要通过案例来分析一下,当用户反馈回不同的问题之后,我们应该用哪些方法来处理解决这些问题反馈。
(一)用“接触点”来拆解问题
所谓“接触点”即用户在使用互联网产品中,与产品发生接触的点,这些点可以是由业务角度来看的业务流程各环节(如购物中的搜索-查看搜索结果-查看详情-下单-付款),也可以是以用户视角来看的的接触产品的用户生命周期各阶段。
1 以业务流程为主线,梳理出现问题、需要重点关注的环节
【适用场景】这个思路比较适合去分析和发现产品存在的问题,一般都是借助漏斗模型来看流程各步骤的转化
【简介】
第一步:画出产品流程图
第二步:附上流程中某一阶段(建议看某一时段而不是某天的,一来减少数据偏差,二来可能有些流程本身也 需要数天才能完成)各步骤的转化数 据,发现转化差的步骤流程
第三步:和业务方讨论,形成原因假设,再据制定下一步可调研/执行的问题
【案例】(流程和数据仅是举例所用): 产品经理:“我们最近上线了一个新产品,但是用户开通成功率不高,希望通过调研找找原因” 经过了解产品的开通率目标,对比其他类似的产品数据后,发现开通率的确偏低。所以先来拆解问题
第一步:梳理出产品流程图,开通分三步:审核—绑卡—填写验证码
第二步:注明每一步的转化数据,可以看出,转化差的步骤有两个:“绑卡”“验证”(审核失败主要与报名条件等硬性标准有关)如下图
第三步:与业务方结合实际操作流程特点讨论以上两步转化差可能的原因,并带着这些假设从后台抽取这两类用户进行有针对性的调研。比如,绑卡失败可能与流程断裂且反馈机制不好有关,即:绑卡后校验周期长,即使审核通过也没有及时有效的通知用户返填数据。后续在调研中,除了搜集用户的失败原因,也会针对这些假设进行了验证,让调研更有了更精确的方向和切入点。
2 用户视角—以用户接触产品的各环节为主线进行分析
【适用场景】 当我们需要了解整个产品的用户习惯、痛点,或者希望对用户全貌有个了解时,就不适合使用以业务流程为视角的问题拆解方式了,因为整个产品往往包含的内容非常多,流程也很复杂。所以拆解问题时可以用户接触产品的过程为主线,用户接触产品的过程并没有固定的模型,可以根据自己产品的情况自行制定,注意要符合金字塔的MECE原则(相互独立,完全穷尽)即可。我这里提供一个经验类的思路,供参考。
【简介】认知—理解—尝试—使用—付费(如有)—留存/流失—回流 这是一条从用户接触到使用各环节的链路,经过对各环节的调研分析,基本就可以对产品和用户有个全面的认识了。依然举例说明:
【案例】 需求方:“我们产品计划升级改版,需要了解下用户的基本情况,痛点,我们想了解:……具体见下图:
原始需求虽然有些繁乱,但如果用上述的链路进行分解,就会清晰很多了,不仅能帮助到产品,也能为品牌推广宣传提供参考,而且调研的结论可以以这种链路方式展示,比较清晰易读。梳理后的问题见下图:
当然,可能在实际的项目需求中,未必需要这种大而全的行为描绘,甚至有些产品也没有付费,可根据具体需要重点针对某些环节进行分析。
(二)用“因果关系”来拆解
当我们需要对一个问题进行解释或分析时,可以尝试查找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通过对原因的逐个分析,来找到出现问题的环节,比如:“某商品月成交量低,什么原因呢?”
第一步:先来分解一些带来成交量的原因,如 月成交量=当月有交易的天数X每天交易次数X每次交易商品数X每商品每次交易件数X每件成交金额
第二步:对比该产品历史的各环节数据或其他类似产品,找到数据明显较低的环节,再具体分析原因.
当然,会月成交量的结果拆分可能有多种方式,比如月成交量=来访用户X转化率X客单价等,如果可以,可以多试试不同的拆分方式,找到有明显漏斗、比较好入手/执行的分析的环节即可。
(三)通过界定“问题”来拆解问题
说到这里,其实还没讲到真正的“大(笼统)”问题,有一种“大”问题叫领导交办的问题(认真脸)。还是以例子说事吧,开篇埋下的坑,现在可以来填了。
领导:“我们中心打算布局xx类产品,但不知道是不是有前景,你调研分析看看?” 所遇到的问题就是要分析“前景”,这应该算是个比较大的问题了,也是比较模糊,模糊的点就是“什么叫做有前景?”如果是第一次接触这类问题,可能是无法入手的,但也恰是更需要问题拆解的时候——以“问题”为导向,即定义,拆分“前景”,可以自己先思考,也可以找领导,请他描述他认为的“前景”(或者至少把自己定义的有前景的标准和他确认一下,再开展后续的分析或调研,目的依然是要保障“做正确的事”),在这个例子中,前景被定义为三个方面,市场有机会;用户有需求;有利润空间: 其实这三个维度,依然都也挺模糊的,可以借助上文的因果关系等方式分析,经过拆解如下图:
到这个阶段,可以看出,需要进一步调研或者收集的资料都是日常中常见的一些指标了,所需要的方法也是访谈、问卷。桌面等较常见的方法,基本上是把一个起初比较“大”的问题化解成了一个个可以执行的常规问题。
达内时代科技集团致力于培养面向电信和金融领域的Java、C++、C#/.Net、3G/Android、3G/IOS、PHP、嵌入式、软件测试、UID、网络营销、网络工程、会计、UED、web、Unity3D、大数据、童程童美等17大方向中高端软件人才课程与少儿教育课程。选择运城计算机培训,不再孤军奋战,轻轻松松做IT高薪白领。运城达内培训带领有明确目标的学子迈向成功之路!想找工作的求职者可以加QQ:3373924515(太原达内就业服务部)咨询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