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壮大,许多的企业都开始转型向着互联网+的模式进行转变,当然了,并不是所有的企业能够一帆风顺的,发生变化就有向坏的方向进行。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通过案例分析了解和学习一下,当企业面向互联网发展的时候,应该从哪些方面开始。
回想三年前,互联网家装的出现,引起了资本的极大兴趣,当时的家装圈流行讲的故事素材是:衣食住行,除了“住”以外,其他三大行业的市场格局都已经锁定,而在住的领域还存在非常大的机会,尤其是装修领域,将近2万亿的规模,尚未出现一家百亿级的企业,没有任何一家企业占到1%市场份额,这中间有很大机会待挖掘。
当然,这个故事是成立的,对于大部分VC机构而言,这个行业是新鲜的,从未接触过,都想来试试水,多少也投了一些钱,也想在这个领域投出几个独角兽,所以从2014年开始,资本助推了互联网家装开始刷新着大众的眼球。
对于企业来说,互联网化的发展同时也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
造化弄人,市场表现并未达到资本的预期,资本永远都是现实和冰冷的,但同时也是缺乏耐心和逐利的,一旦当互联网家装开始被质疑和证伪之后,立马收手,转移到下一个当下炒的最热的话题,正所谓,江湖险恶,不行就撤。而资本助推的背后,其实是创造了一种假象,让大家看到机会和希望,吸引更多的创业者和更多的VC加入,以此来分担风险。
在前两年,有很多看起来还比较有潜力的企业,如今想启动新一轮融资,举步维艰,哪怕估值再降,也很难融到钱,换句话说,很少有资本愿意在家装身上花心思了,接下来,企业发展如何,只能看造化了。
在很多行业,资本都被称为“造风口的人”和“做局者”。我想,这个结论很快也会适用于家装行业。
资本的收手,让家装圈众多不算很有经验的创业者内心有强烈的不安全感,或许再多焦虑与纠结,也难逃,这场大逃杀模式中“被吞掉”的结局。
互联网家装对于“苦逼”的家装行业来讲,代表着进步,未来依然存在很大的投资机会,现在的观察期不代表永远沉默。但是行业格局确实在发生改变,巨头高调进场,富二代军团成员越来越多,家装行业还将有实力更为雄厚的企业出现,这也意味着更残酷的竞争激烈。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达尔文的进化论在任何时候都适用。此前打着互联网家装旗号的企业,接下来会面临新一轮淘汰,互联网家装不是简单的套餐包,背后更为核心的系统竞争力,比如标准化、信息化、系统化、品质交付、更高效率更低成本的获客手段等等。而这些看似最基本最普通的条件,绝大多数企业都无法满足,而这些应该是企业真正起势的必要条件。
接下来的互联网家装,会非常有意思,裸泳者越来越多,创业的那些情怀都将被击碎一地,我们无需再去讨论和质疑互联网家装是不是伪命题,因为伪命题实在太多,去讨论一些更为实际和落地的东西,巨头高调进场,坚守本业始终耕耘才是当务之急,大逃杀模式早晚会来,并不是为了逼死企业,而是让企业更清醒的意识到,当你想要下水时,你已经学会了游泳。
作者:鲁红卫
【免责声明】本文系本网编辑部分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管理员联系,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以保证您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