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对于ui设计师来说,在接到项目之后就开始马上工作的,这种一般都是新手设计师,对于有工作经验的设计师来说首先需要了解这个设计项目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然后根据用户和企业的综合需求来进行产品设计。
下面,我们就通过对优惠券的设计这个案例分析来了解一下设计师的具体工作流程都是什么样子的,下面就开始今天的主要内容吧。
一、业务介绍
要想设计好产品,首先要理解业务。
1.业务介绍
饿了么优惠券的业务模式如下:
(1)当用户在饿了么平台下单成功后,会提示可进行优惠券的分享;
(2)用户将优惠券分享到社交平台;
(3)自己或其他人可进行领取优惠券到账户;
(4)在下单时,可使用优惠券,享受减免优惠;
关于分享中的设定第几个人是最大,还有发放异业合作的红包,由于是业务主线下的特点需求分支,因此不在主线范围内。
当有了工作目的之后,我们就需要通过数据分析来了解一下哪些平台的效果都是什么样的。
2.数据指标
理解了业务之后,那还有一个需要了解,也就是目标,该如何监控我的效果好还是不好,是不是需要调整,那就涉及到几个目标。
(1)分享率。也就是当用户下单后,有多少订单比率会产生分享。这是一个源头,所以需要监控好;
(2)领取率。当我的优惠券分享出去后,假设可以供10个人领,那分享出去的有多少人领取,还有领满率多少,也就是我这优惠券发出去,有10个用户全部领取完了,这比率多少;
(3)使用率。用户领取了优惠券后,有多少的使用率,直接决定了最终的效果,也就是转化率;
(4)拉新数。这应该是个附带的,用户分享,势必会产生新用户的注册和下单,这个数据也可以看一下;
当然除了以上的,由于业务和公司的不同,还会有其他数据的监控,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在分析完成之后,我们就需要开始根据不同的渠道进行框架设计了。
二、框架设计
理解了业务模式,也明白了数据指标,假设需求就是实现如当前饿了么、美团外卖一样的优惠券获得。当然这里是为了简化才这样做的,各位需求方,千万不要如上面所说的:“和XXXXX一样就好了”这样的需求,任何一个产品经理都不想听到这样的话,这个在产品经理眼里,不对,不管在谁眼里,都等于没说。
本产品设计,会按照“产品的功能边界”的设计思路,进行对整个系统的设计,也就是通过构建不同的系统,进行对接式的方式,将不同的系统进行串联,最终形成完整的系统。
1.优惠券系统
既然是一套发放优惠券的活动,那自然会有一个优惠券系统,可以对优惠券进行规则设定。
本质上,优惠券其实就是一套规则的集合体。规则一般包括:优惠金额、限制、有效期等。
(1)限制
限制里面一般基于业务不同进行不同的设定,以外卖为例,会有使用时间的限制,比如该优惠券是午餐的,那使用时间就是11点—2点;再比如会有品类的限制,比如该优惠券是下午茶的,那所选商家必须是下午茶品类的,比如奶茶店之类。
(2)优惠金额
对于优惠金额,一般是设置当前优惠券的金额,有的是固定金额,比如满减券、立减券;有些浮动金额,比如折扣券,随机券(当前饿了么、美团外卖就是随机券,领取时确定金额)。
(3)有效期
由于优惠券一般是基于活动进行发放,大多数是设定一个有效期限,比如3天、10天,起始日期已领取开始计算的模式。
对于异业合作的券,由于如果在领取时调取第三方领取接口,再进行发放,会存在比较大的风险,一般的处理时,是在优惠券系统创建一条异业合作的优惠券,然后通过导入对方券码的方式进行发放。
对于券码的导入、生成导出,如果业务需要,也会考虑进去。券码的导入时在进行发放异业合作优惠券时而设定,而生成导出,是在借助第三方发放优惠券,而增加的处理操作方式。
2.活动系统
优惠券是规则的集合体,那活动就是将优惠券包装成一个活动,然后推给用户的实体。
一个活动一般包括优惠券、个性化、有效期三部分。
(1)优惠券
也就是该活动准备发放的优惠券,去进行对优惠券的关联。
这里对于随机券的处理上,一般会基于成本的考虑去设定总优惠金额,尽管每张券可能是随机金额,但一个活动的总的优惠金额其实已经限定了。
不同的渠道在设计优惠券的时候可以根据用户群体来进行个性化的定制设计。
(2)个性化
为了吸引用户,尽管活动模板是固定的,但会提供比较大的个性化设定,可随着运营的调整进行不同内容的展示。
个性化一般包括分享个性化、内容个性化、规则个性化。
①分享个性化。当前主流的分享都变成了微信为主,微信也提供了可定制分享内容的方式,包括标题、描述、图片。
②内容个性化。便是基于活动模板进行的设定,比如头图、领取成功的弹层、按钮的跳转链接、活动说明等等,都是可以进行定制化设定的。
(3)有效期
这里的有效期一般是设定活动的有效期,去限定活动。
一般是设置一个日期区间。
3.发放系统
有了优惠券,去限制使用和确定优惠规则。有了活动,作为优惠的发放实体,供用户参与。那接下来就是发放系统了,去设定活动的发放。
发放系统,是通过对不同节点的梳理,进行设置不同节点的发放活动,及对发放的限制。一般包括范围和个性化。
(1)范围
范围是指什么样的用户能够参与到活动的发放,对于像饿了么、美团外卖这样全国性的,势必会进行差异化的优惠,比如对于北山广,需求比较旺盛的,参与度高的,该设定什么样的运营策略,那运营策略的呈现就是活动。
范围一般会限定节点、地区、业务、用户。地区和业务相对来讲比较好了解,用户也是需要去筛选和过滤的,比如对于会员性质的用户和非会员性质的用户,那下单后分享的活动是否进行区别对待之类的。对用户的过滤,是比较考验平台对用户的理解,和运营策略是否执行到位和准确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节点表示该活动是在什么样的状态下呈现,比如下单成功、注册成功等等,可以通过设定不同的节点,进行对用户推送不同活动,让用户进行参与。
(2)个性化
这里的个性化,包括两块,限制和展示。
限制,是指在当前范围下的诸如领取限制等。比如一个用户一天只能领取该范围下3个活动的优惠券。
展示,是指基于该范围,设定给用户端的展示内容,比如弹层文案、图片等。
这里要注意的是,发放系统发放的活动是基于活动系统生成之后,发放的子活动,也就是当节点发生时,产生的活动是一个子活动。
4.数据系统
优惠券系统、活动系统、发放系统,是让这个业务能够跑起来,结合下单系统,可以形成一个很好的闭环。而数据系统,是完成第二部分的,也就是对目标和结果监控,获得数据的数据系统。
数据系统一般需要监控下单数、活动数、优惠券数。
(1)下单数,是指当用户下单是符合活动发放时条件时,所产生的订单数;
(2)活动数,是指当用户进行分享后,产生的活动数;
(3)优惠券数,是指用户领取的用户数量,使用可以当做优惠券的一个状态进行标记;
拉新数量,可以通过在优惠券数的统计中,对手机号或者会员ID进行标记是否为新用户的方式产生;
那么在最开头提到的四个数据:分享率、领取率、使用率、拉新率,变可通过数据系统进行计算和展示。
分享率=活动数/下单数*100%;
领取率=优惠券数/(活动数*每个活动参与数)*100%每个活动参与数即表示每个活动允许多少用户领取;
使用率=优惠券使用数/(优惠券数–优惠券退券数)如果优惠券可以退券,一般会把退券数刨除,也有是不刨除,主要看业务需求;
拉新数=领取过优惠券的用户中,标记为新用户的数量。
对于固定计算规则的数据,可以通过图表等更友好的方式进行展示,方便查看。
作者:蓝胖子
【免责声明】本文系本网编辑部分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管理员联系,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以保证您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