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在许多中大型公司,财务部门除了基本的会计职能岗位以外,还有审计合规等其他监督岗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在审计方面目前都存在哪些不足之处。
1.被审计单位的数据信息资料无法做到真实、完整
不仅是辅助数据信息资料不真实、不完整,一些重要的关键信息也存在缺失或者不准确。例如,一些商业银行的管理信息系统中中录入的贷款人的联系方式与纸质借贷合同中的信息不一致;明明是期房按揭的贷款、信息录入时却录入为现房信息;房地产按揭贷款中不按照实际情况输入按揭楼盘的信息、没有录入楼盘信息或者随意录入楼盘信息等等。不真实的信息会引导审计人员经常走弯路,更有甚者得出错误的分析结果,极大浪费了审计的人力和时间;一些不完整或者不存在的数据信息有时候使一些审计分析工作无法有效地开展,甚至使一些审计分析工作只得被放弃。
2.被审计单位各业务系统之间的关联性差
这个问题在目前各行业的信息管理系统中普遍存在。例如,在银行信息管理系统中,存款业务系统和贷款业务系统没有完全实现统一管理。查询贷款情况提供的信息与查询存款情况提供的信息不一致。或者同一用户在存款业务系统中和贷款业务系统中的代码或者名称不一致。由于同一被审计单位各业务系统之间的关联性差,审计人员在审计分析工作中就需要分别对各业务系统进行分析,审计人员无法利用信息系统做到从整体上把握审计事项的完整情况或者加大审计人员的工作负担。
3.审计人员对数据分析的认识不够
虽然利用计算机开展审计工作已经获得审计人员的广泛认可,但我们注意到,由于我国审计工作起步时间不长,大部分审计人员来自于从事会计领域工作的同志,习惯于手工审计的查账方式。总认为审计不用计算机或者仅凭简单的计算机技术操作,同样可以查出问题线索。虽然这样做也可以发现一些问题,但是,如此仅凭经验和一些纸质数据信息或者对电子数据的简单浏览就进行审计,势必会增加审计风险。尤其在数据量非常大的今天,如果离开计算机审计的数据分析工作,将无法把审计工作的风险降到低。
4.审计人员的数据分析能力不高。
成功的数据分析工作需要充足有效的数据信息以及分析人员超强的数据分析能力。在审计实践中经常存在两种困境,即获取的大量数据信息却没有用武之地、当要求分析某一事项时又找不到所需要的数据或不知道用什么数据。这两种情况都是由审计人员的数据分析能力不高造成的。审计分析工作需要审计人员成为驾驭电子数据的伯乐,否则很难发现电子数据中隐含的能反映被审计单位业务的关键特征。
来源:中国审计网
【免责声明】本文系本网编辑部分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管理员联系,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以保证您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