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云计算技术可以说得到了大量的实践运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聊关于云计算领域的其他技术方法,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云计算
一种利用互联网实现随时随地、按需、便捷地使用共享计算设施、存储设备、应用程序等资源的计算模式。
云计算系统由云平台、云存储、云终端、云安全四个基本部分组成,云平台从用户的角度可分为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等。
通过从提供服务的层次可分为: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平台即服务(Paas)和软件即服务(Saas)
通过将应用部署到云端后,可以不必再关注那些令人头疼的硬件和软件问题,它们会由云服务商去解决。使用的是共享的硬件,这意味着像使用一个工具一样去利用云服务(就像插上插座,你就能使用电一样简单)。只需要按照你的需要来支付相应的费用,而关于软件的更新,资源的按需扩展都能自动完成。
云计算,像在每个不同地区开设不同的自来水公司,没有地域限制,优秀的云软件服务商,向世界每个角落提供软件服务——就像天空上的云一样,不论你身处何方,只要你抬头,就能看见!
云计算已经走过了它辉煌的10年,云计算架构也日臻完善,越来越多的产品也登上了云!
但是现阶段而言依然会存在计算延迟、拥塞、低可靠性、安全攻击等问题,云计算需要新的帮手,基于此边缘计算、雾计算等概念也陆续的被提出以弥补云计算存在的短板问题!
雾计算VS云计算
雾计算的概念初是由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的斯特尔佛教授(Prof.Stolfo)起的,当时的意图是利用“雾”来阻挡黑客入侵。
没成想美国思科公司把这个名词嫁接了过去并得到了发扬光大,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讨论的「雾计算」!
雾计算可理解为本地化的云计算
现在正在流行的“云计算”,是把大量数据放到“云”里去计算或存储,解决诸如电脑或手机存储量不够,或者是运算速度不够快的问题
在终端和数据中心之间再加一层,叫网络边缘层。如再加一个带有存储器的小服务器或路由器,把一些并不需要放到“云”的数据在这一层直接处理和存储,以减少“云”的压力,提高了效率,也提升了传输速率,减低了时延,这个工作原理其实就可以理解为:雾计算
雾计算的原理与云计算一样,都是把数据上传到远程中心进行分析、存储和处理。
但是雾计算相比于云计而言算要把所有数据集中运输到同一个中心,雾计算的模式是设置众多分散的中心节点,即所谓“雾节点”来处理,这样能够让运算处理速度更快,更高效得出运算结果。
假如说云计算是把所有东西都送往天上的云彩中,雾计算就是把数据送到身边的雾气里,这种逻辑被称相关学者称之为“分散式云计算”。
和云计算相比,雾计算显得更接地气了一些!
云计算重点放在研究计算的方式,雾计算更强调计算的位置。
雾计算相较云计算更贴近地面!
更具体些说,它们在网络拓扑中的位置不同!
雾计算和云计算实际上又存在有很多相似之处:如都基于虚拟化技术,从共享资源池中,为多用户提供资源服务等。
相对于云计算来说,雾计算离产生数据的地方更近,“雾比云更贴近地面”的说法不是没有道理的!
如果说CDN是弥补TCP/IP本地化缓存问题,那么雾计算就是弥补云计算本地化计算问题!
雾计算VS云计算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
更轻压:
计算资源有限相比较云平台的构成单位——数据中心,雾节点更加轻!雾计算能够过滤,如聚合用户消息(如不停发送的传感器消息),只将必要消息发送给云,减小核心网络压力
更低层:
雾节点在网络拓扑中位置更低,拥有更小的网络延迟(总延迟=网络延迟计算延迟),反应性更强
更可靠:
雾节点拥有广泛的地域分布,为了服务不同区域用户,相同的服务会被部署在各个区域的雾节点上,使得高可靠性成为雾计算的内在属性,一旦某一区域的服务异常,用户请求可以快速转向其他临近区域,获取相关的服务。此外,由于使用雾计算后,相较云计算减少了发送到云端和从云端发送的数据量,和云计算相比延迟更短,安全风险也得到了进一步的降低!
更低延:
除了物联网的应用外,网上游戏、视频传输、AR等也都需要极低的时延,这点雾计算也是有所发挥的
更灵便:
雾计算支持很高的移动性,手机和其他移动设备可以互相之间直接通信,信号不必到云端甚至基站去绕一圈!此外,雾计算也支持实时互动、多样化的软硬件设备以及云端在线分析等
更节能:
雾计算节点由于地理位置分散,不会集中产生大量热量,因此不需要额外的冷却系统,从而减少耗电,雾计算更省电!
节选:视界云
【免责声明】:本内容转载于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意见,本平台对文中陈述、观点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与完整性提供形式地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