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我们都知道,财务部门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公司的核心部门,所以必要的监管措施是需要设立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作为职业会计人如何远离职业风险。
出现违法犯罪的原因
1.出纳与会计是同一人
江苏王某原本的岗位是出纳,但会计离职后,公司并没有另外招人,而是让王某兼任会计,且公司的印章都由他一个人管,这便给了他把控公司财务大权、伺机侵占公司库存现金以及银行账户资产的可趁之机。
2.企业忽略了审计工作
江苏王某所在公司的股份的70%为国家所有,另30%是由某民营控股,两边均认为对方会财务人员进行监督。然而实际上,2015年到2017年,王某所在公司一直没有组织审计工作,也就无人监督其所做账目。
3.会计人员的玩忽职守
邓某用职业便利,通过加盖公章和法定代表人私章、填写现金支票、等非法途径挪用公款;江苏90后会计偷用总账会计保管的财务专用章及擅自使用自己保管的法人章来制做假票据,以达到提取单位公款的目的,总账会计也不够尽心尽责,在一次对账后才发现单位账户余额与银行对账单余额有着巨大出入。
杜绝违法犯罪的手段
针对会计违法犯罪的问题,国家也在采取法律手段,对会计进行合理监管与约束。2016年,财政部制定并印发《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要求会计法制、会计标准必须适应环境变化不断完善、强化实施、严肃查处违法会计行为。今年4月,为加强会计诚信建设,建立健全会计人员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加强会计人员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财会〔2018〕9号),要求增强会计人员诚信意识,加强会计诚信教育,建立会计人员“黑名单”制度,将有违法行为的会计人员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并向社会公开披露相关信息。可见,以后会计岗位要实名登记,像驾照一样计分考核,已经大势所趋。
远离职业风险的方法
会计人员“黑名单”制度给很多会计人员敲响了警钟,为了避免走上违法犯罪之路,作为会计的你,可以这样做。
1.认真签订就业协议,以免为不相干的行为“背黑锅”。
2.通过合法途径给企业减税降负,远离非法行为,拒绝做假账以及偷税逃税。
3.税收实名制使得会计人的多项个人信息被记录在案。因此,不要随意将自己的身份证外借,以免受企业日后违法违规涉税事项的牵连。
4.充分认识到会计证书挂靠行为是不合法的,因为一旦你所挂靠的机构以你的名义从事违法活动,你将难辞其咎。
5.离职之前进行工作的交接时,如果你仍然是公司财务负责人,则一定要及时去税务局进行负责人变更,并保留好相关证明。
总之,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面对与日俱增的违法成本,会计人应提高自己的诚信意识,爱惜自己的个人信用,远离非法企业和非法行为就是远离职业风险,千万别让自己登上自毁前程的“黑名单”。
【免责声明】本文系本网编辑部分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管理员联系,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以保证您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