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相信每一个企业的老板都希望用户在访问网页的时候能够把我们所有的信息都传递给用户,但是在这种数据过多的状态下,我们就可以采用多层次展示方式设计。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具体情况吧。
数据过多状态
数据过多时,概念设计同样需要考虑超出的数据需要以怎样的交互形式来处理,是使用二级页面来承载,还是使用当前页面收纳,再或者十字交互的形式,每一种交互形式都有其特有的意义。
产品经理喜欢把页面所有的内容平铺直叙,而交互设计与UI设计就需要想到更具创新的展示形式来让过多的数据井然有序。
每一种交互形式都与整个页面的内容重要程度,内容数量,产品侧重点有着紧密联系。
二级页面跳转适用于内容较多并且板块相对独立的情况;当前页面展开适用于内容属性单一且内容不会过于冗长的信息;十字交互则更适用于推荐板块或者运营活动版块,版块相对独立而内容不会特别多的情况。
再细化去分析当前页面展开的交互是否需要跟随“收起”?其实收起行为更多的是给予用户体验层面的“可控性”,展开后如果不可收起可能会让用户容易产生焦虑的感受,在产品层面或者技术层面来讲,“收起”操作其实更多的一种无意义行为。
因为展开这种交互行为基本都在多板块页面当中,之所以进行收起是为了让用户有针对性的查看某版块,不至于被不关注的板块占据了太多面积,然而用户如果进行展开操作那么对这一个版块一定是感兴趣的,浏览完毕之后继续下滑就可以了,收起行为反而显的多余。
当然产品需求、技术需求与用户需求到底该如何权衡,就需要数据来印证了。概念设计可以尝试着打破既有的交互形式,但一定要有其原则与理论支撑。
待确认状态
待确认状态也是每个产品都基本会有的一个交互状态,大部分待确认状态都是以弹窗的形式出现,弹窗可以细分为4个种类,每个种类适用于不同的交互场景下,并不是每个弹窗都需要被确认。
四个种类分别是“Toast提示框”、“Dialog对话框”、“Actionbar功能框”与“Snackbar提示对话框”。
Toast提示框是一种非模态弹窗(模态弹窗需要打断用户操作,非模态弹窗则不会),它弹出一个小信息,作为提醒或消息反馈来用,一般用来显示操作结果,或者应用状态的改变。
例如你发出了一条短信,App弹出一个Toast提示你消息已发出。常见的Toast提示框为一句简短的描述性文字。
这种样式的弹窗可以出现在页面的任何位置,可设置成在页面顶部、中部或者在底部出现(但一般都是出现在页面的中轴线上),具体的显示位置根据页面的整体设计进行设置。
还有一种Toast弹窗由简单的图形和简短的文字组成,显示位置一般位于页面正中央。
除此之外一种弹窗的设计即引人注目又可以和App的界面协调融合,这种展示信息的方式同样可以称为Toast弹窗,只是界面交互有所不同。
它一般在内容页顶部向下推动出现,然后向上推动消失。考虑到Toast提示框显示的时间较短(几秒种)、占用区域不大,它容易被用户忽略,所以Toast不适合承载过多的文字和重要信息。
Dialog对话框是一种模态弹窗。当用户进行敏感操作,或者当App内部发生了较为严重性的状态改变时,这种操作和改变会带来影响性比较大的行为结果,在该结果发生前以Dialog对话框的弹窗形式告知用户,且让用户进行功能选择。
例如退出App、进行付费下载等功能操作。一般情况下Dialog由标题、信息内容和功能按钮组成,只有当用户点击了某个功能按钮后,弹窗才会消失,App随即执行该功能操作,进入相应的功能流程。
Dialog的标题和信息内容的文字描述都要尽可能设计得简洁和无异义,也可以选择省略标题,只保留内容描述和功能按钮。
使用Dialog,功能按钮好不要超过两个,让用户选择“是”或“非”的功能操作,也常被设计成只有一个“确认”按钮,目的是让用户阅读内容后点击关闭弹窗,这种样式的Dialog,信息内容必须非常有必要性,以至于需要打断用户的操作,进行信息内容阅读确认,否则可以使用Toast进行非模态弹窗提示。
Actionbar功能框可以看成是一种Dialog的延伸设计,两者都是模态弹窗,用户必须进行回应,否则弹窗不会消失,用户无法继续其它操作。
Actoinbar比Dialog拥有更多的功能按钮,提供给用户更多的功能选择,Acionbar一般都设计有一个默认的“取消”功能按钮,点击该按钮后关闭弹窗,用户点击弹窗以外的区域时相当于进行了点击“取消”功能按钮的默认回应。
Actionbar一般被用来向用户展示多个功能按钮选择。如下图所示,左图Actionbar的样式比较常见的是文字列表框,它出现在页面底部,以简洁的功能描述性文字展示功能按钮,敏感的功能操作一般用红色字体标出。
当功能按钮数量很多的时候,文字列表的形式不适合显示,此时可以用图形加文字描述排列的形式来进行展示,这种样式下需要注意弹窗内各功能按钮的UI设计和排列布局。
Snackbar提示对话框是安卓系统的特色弹窗之一(安卓平台在开发的时候可以直接调用Snackbar类生成该弹窗,iOS好像也可以进行定制化设计开发)。
它也是一种非模态弹窗,同时拥有Toast和Dialog的特点,不会打断用户正常的操作流程,它除了可以告诉用户信息内容,还可以与用户进行对话交互(用户可以点击功能按钮进行回应)。
一般情况下,Snackbar由信息内容加一个功能按钮组成,用户点击了功能按钮后弹窗消失,App随即执行该操作,进入相应的功能流程。Snackbar与Toast一样是有时间限制的,即使用户不进行回应,弹窗出现一段时间后也会自动消失。
与Taost相似,Snackbar弹出一个小信息,作为提醒或消息反馈来用,一般用来显示操作结果,另外可以提供一个功能按钮给用户选择使用。
例如当用户删除了某张图片,App弹窗会告知用户图片删除成功,并提供一个“撤销删除”功能按钮给用户进行对应的功能操作。
Snackbar还可以被设计成只有信息内容而没有功能按钮,这种样式的Snackbar用户无法进行操作,只能等它自动消失,此时它就相当于一种文字描述型的Toast,只是表现形式有所不同。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待确认状态都需要用弹窗的形式来解决,系统站内通知或者页面新增板块都可以是待确认状态的处理方式,根据合适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才是正确的做法。
一个完善且逻辑清晰的交互流程是产品存在的基本价值,用户从打开产品到后完成需求需要经历哪些交互过程,看到哪些页面、
即使是概念设计也需要很清晰的知道自己通过这一系列的设计有了什么方面的创新,提升了交互效率还是增加了情感化的体验,再或给我们的未来一个憧憬都可以给这个设计作品赋予价值。
【免责声明】:本内容转载于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意见,本平台对文中陈述、观点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与完整性提供形式地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