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对于大多数的互联网公司来说,基本上许多开发项目都是由开发团队来完成的,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软件开发团队建设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组织架构
康威定律深刻地影响着很多方面,技术选型也不例外。特别是做宏观技术选型时,必须考虑它在终技术架构中的位置,以及与团队沟通结构的匹配程度。即使是一项很先进的技术,假如它与体系中的其它技术栈不匹配,也可能导致翻车。
当选择多个三方库的时候更要加倍小心,因为它们开发时互相不知道彼此的存在,特别是对于一些较新的技术,可能都没人把它们搭配使用过。
除了开发架构之外,还要考虑更广泛的运维架构。假如你们引入了DevOps,可能这个问题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假如没有,那就要充分考虑上下游环节的人员能力和配套设施是否完备。比如如果运维部门缺乏NodeJS运维技能,就不要盲目引入基于NodeJS的后端,一定要拿到他们“我能”的承诺之后再开始。
除非你是个前后端+DevOps全栈,否则就需要尽早对组织架构方面的因素进行验证并排除风险。也就是说,在一个可控的演习环境中,用一个小型案例,完整地走一遍开发、上线、发新版的流程。在这个过程中,一些显著的风险将会暴露出来,要评估其影响,来决定如何选型。
人员流动性
人员流动带来的损失比大多数人所认为的要大得多。人员流动会带走知识和文化。企业要避免损失,就要把这些知识和文化尽可能记录在代码中。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应该要求大量写注释,而应该使用那些能留存知识的技术,比如类型系统和规范化命名。类型系统和规范化命名可以半强制性地要求开发人员把原本只存在于自己脑子里的知识记录到代码中。如果更有追求一点,可以再尝试普及单元测试。这样,当他离开的时候,即使没有文档,这些知识也仍然能留存下来。从效果上说,代码往往比文档和注释更好。
而文化的留存则更加困难,事实上,代码中的奇葩注释往往留存的是负面文化。应该在代码中留存的文化,是严谨、专业的工作态度。虽然自由也是文化的一部分,甚至在管理领域是非常值得向往的文化,但在工程领域,它往往是一种负面文化,因为软件开发领域并没有公认的法律甚至道德。你可以想象一下管理领域中没有约束的自由会导致怎样的后果。
所以,要想应对人员流动的风险,除非你有信心留存知识与文化,否则就应该在技术选型时,倾向于选择更加严谨的、隐式信息更少的技术。
【免责声明】:本内容转载于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意见,本平台对文中陈述、观点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与完整性提供形式地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