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面向对象编程相信大家在学习软件编程开发的时候都会接触到的一种编程开发方式吧,而今天我们就从不同角度来分析一下面向对象编程的优势都有哪些。
一、OOP更加能够应对大规模复杂程序的开发
对于简单程序的开发来说,不管是用面向过程编程风格,还是用面向对象编程风格,差别确实不会很大,甚至有的时候,面向过程的编程风格反倒更有优势。因为需求足够简单,整个程序的处理流程只有一条主线,很容易被划分成顺序执行的几个步骤,然后逐句翻译成代码,这就非常适合采用面向过程这种面条式的编程风格来实现。
但对于大规模复杂程序的开发来说,整个程序的处理流程错综复杂,并非只有一条主线。如果把整个程序的处理流程画出来的话,会是一个网状结构。如果我们再用面向过程编程这种流程化、线性的思维方式,去翻译这个网状结构,去思考如何把程序拆解为一组顺序执行的方法,就会比较吃力。这个时候,面向对象的编程风格的优势就比较明显了。
面向对象编程是以类为思考对象。在进行面向对象编程的时候,我们并不是一上来就去思考,如何将复杂的流程拆解为一个一个方法,而是采用曲线救国的策略,先去思考如何给业务建模,如何将需求翻译为类,如何给类之间建立交互关系,而完成这些工作完全不需要考虑错综复杂的处理流程。当我们有了类的设计之后,然后再像搭积木一样,按照处理流程,将类组装起来形成整个程序。这种开发模式、思考问题的方式,能让我们在应对复杂程序开发的时候,思路更加清晰。
除此之外,面向对象编程还提供了一种更加清晰的、更加模块化的代码组织方式。比如,我们开发一个电商交易系统,业务逻辑复杂,代码量很大,可能要定义数百个函数、数百个数据结构,那如何分门别类地组织这些函数和数据结构,才能不至于看起来比较凌乱呢?类就是一种非常好的组织这些函数和数据结构的方式,是一种将代码模块化的有效手段。
实际上,利用面向过程的编程语言照样可以写出面向对象风格的代码,只不过可能会比用面向对象编程语言来写面向对象风格的代码,付出的代价要高一些。而且,面向过程编程和面向对象编程并非完全对立的。很多软件开发中,尽管利用的是面向过程的编程语言,也都有借鉴面向对象编程的一些优点。
二、OOP风格的代码更易复用、易扩展、易维护
面向过程编程是一种非常简单的编程风格,并没有像面向对象编程那样提供丰富的特性。而面向对象编程提供的封装、抽象、继承、多态这些特性,能极大地满足复杂的编程需求,能方便我们写出更易复用、易扩展、易维护的代码。为什么这么说呢?
1、封装特性
封装特性是面向对象编程相比于面向过程编程的一个基本的区别,因为它基于的是面向对象编程中基本的类的概念。面向对象编程通过类这种组织代码的方式,将数据和方法绑定在一起,通过访问权限控制,只允许外部调用者通过类暴露的有限方法访问数据,而不会像面向过程编程那样,数据可以被任意方法随意修改。因此,面向对象编程提供的封装特性更有利于提高代码的易维护性。
2、抽象特性
我们知道,函数本身就是一种抽象,它隐藏了具体的实现。我们在使用函数的时候,只需要了解函数具有什么功能,而不需要了解它是怎么实现的。从这一点上,不管面向过程编程还是是面向对象编程,都支持抽象特性。不过,面向对象编程还提供了其他抽象特性的实现方式。这些实现方式是面向过程编程所不具备的,比如基于接口实现的抽象。基于接口的抽象,可以让我们在不改变原有实现的情况下,轻松替换新的实现逻辑,提高了代码的可扩展性。
3、继承特性
继承特性是面向对象编程相比于面向过程编程所特有的两个特性之一(另一个是多态)。如果两个类有一些相同的属性和方法,我们就可以将这些相同的代码,抽取到父类中,让两个子类继承父类。这样两个子类也就可以重用父类中的代码,避免了代码重复写多遍,提高了代码的复用性。
4、多态特性
基于这个特性,我们在需要修改一个功能实现的时候,可以通过实现一个新的子类的方式,在子类中重写原来的功能逻辑,用子类替换父类。在实际的代码运行过程中,调用子类新的功能逻辑,而不是在原有代码上做修改。这就遵从了“对修改关闭、对扩展开放”的设计原则,提高代码的扩展性。除此之外,利用多态特性,不同的类对象可以传递给相同的方法,执行不同的代码逻辑,提高了代码的复用性。
所以说,基于这四大特性,利用面向对象编程,我们可以更轻松地写出易复用、易扩展、易维护的代码。当然,我们不能说,利用面向过程风格就不可以写出易复用、易扩展、易维护的代码,但没有四大特性的帮助,付出的代价可能就要高一些。
【免责声明】:本内容转载于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意见,本平台对文中陈述、观点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与完整性提供形式地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