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组件化编程开发是目前程序员在开发软件的时候会经常使用的一种开发方式,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组件化编程开发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1.底部操作列表和警示框
在iOS原生邮箱,用户点击“转发/回复”出现底部操作列表,呈现3种操作选项。推特退出登录时,通过警示框让用户进行二次确认。
底部操作列表展示与用户触发的操作直接相关的一系列选项,包含两个或以上的操作按钮。
警告框是告知App或设备某些状态的信息,并且需要用户来点击操作。
底部操作列表伴随着用户操作后出现,而警示框可能用户不操作也会出现。
对于警示框和底部操作列表的使用困惑多在二次确认上,例如微信的退出登录使用的是底部操作列表,而QQ用的是警示框。
总结警示框和底部操作列表的区别于用法:
1.底部操作列表侧重选择按钮,选择按钮的功能优先级较高,如微信退出的底部操作列表按钮;
2.警示框侧重点是提示文字,提示文字的内容优先级较高,如QQ退出警示框偏重文案提示;
3.按钮为0-2个时,建议使用警示框;
4.按钮为2-n个时,建议使用底部操作列表;
5.当然有的场景需要强阻断操作,例如提示没有网络,版本升级,这种情况需要使用警示框;
6.具体情况可根据产品对待,例如微信退出登录用的是底部操作列表,原因可能是底部操作列表阻断性不强,对用户的打扰程度较低。
2.标签栏和工具栏
标签栏:让用户在不同的界面视图和模式中进行切换。
工具栏:用于操作当前界面内容的组件,在iPhone上,工具栏始终位于屏幕底部,而在iPad上则有可能出现在顶部。
总结标签栏和工具栏的区别:
1.标签栏让用户在不同视图切换,例如绿洲点击tab2,进入搜索界面,所以涉及到界面视图切换是标签栏。
2.工具栏是对当前界面内容的操作,例如iOS原生邮件点击工具栏中的删除,则删除当前邮件。所以涉及到对当前页面的操作是工具栏。
3.底部动作条和菜单
底部动作条:一个从屏幕底部边缘向上滑出的一个面板,使用这种方式向用户呈现一组功能。
底部动作条提供2个或2个以上的操作需要提供给用户选择、并且不需要对操作有额外的解释。
底部动作条可以是列表样式的也可以是宫格样式。
底部动作条是Android的设计指南组件,iOS相对应的是底部操作列表。
菜单:菜单是临时的一张纸(paper),由按钮(button)、动作(action)、点(pointer)或者包含至少两个菜单项的其他控件触发。
每一个菜单项是一个离散的选项或者动作,并且能够影响到应用、视图或者视图中选中的按钮。
总结底部动作条和菜单的区别:
1.如果有3个或3个以上的操作,可以使用底部操作列表;
2.长按操作,多数情况使用菜单。
4.选择器和底部操作列表
对于互斥的单项选择而言,要使用选择器。
选择器的好处是可以来回切换确定,同时由于选择器里面的内容滚动,所以可以容纳非常多的选项。
底部操作列表展示与用户触发的操作直接相关的一系列选项,包含两个或以上的操作按钮。
例如猎聘app早期版本,选择当前状态,使用的是底部操作列表。这样做是错误的。
底部操作列表是对选项进行操作而不是选择。猎聘现版本已经改为了选择器。
5.下拉菜单、底部操作列表及活动视图控制器
在支付宝中,点击“更多”出现下拉菜单。微信公众号主页点击“更多”出现底部操作列表。公众号历史文章中点击“更多”出现视图控制器。
下拉菜单:常见适用于提供快捷入口。导流用户去做其他功能任务。
底部操作列表:展示了与用户触发的操作直接相关的一系列选项,包含两个或以上的按钮。
活动视图控制器:是一个临时视图,当中罗列了一系列可以针对页面特定内容的系统服务和定制服务。
总结下拉菜单、底部操作列表及动视图控制器的区别:
1.如果操作选项是提供下一个操作任务入口,则使用下拉菜单;
2.如果是对当前操作的分享则使用活动视图控制器;
3.如果是对当前页面内容的操作,则使用底部操作列表。
【免责声明】:本内容转载于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意见,本平台对文中陈述、观点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与完整性提供形式地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更多内容请在707945861群中学习了解。